誤區二 吃粗糧比吃精細食物更有營養
“現在時興吃粗糧,因此很多老人也誤以為吃粗糧更有營養。這其實是天大的錯誤。”何二興說,其實,粗糧提供更多的是纖維素,并不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足量蛋白質。
“當老人缺少纖維素時,吃點粗糧有必要。”他說,但是,紅薯等粗糧絕對不能取代精細食物。因為能夠為人體提供豐富蛋白質的畢竟還是新鮮的魚、肉、雞蛋以及奶制品等精細食物。老人的吸收能力不好,如果老是吃粗糧,而不吃能夠提供蛋白質的精細食物,就很難保證為骨提供足夠的營養。
因此,老人的飲食應精粗搭配,而且需以精細食物為主。
誤區三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不能吃太多
“在很多老年人看來,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基礎病,就應該忌口,絕對不能吃高熱量和高蛋白的食物,因為營養不能太豐富,以免出現血脂、血壓和膽固醇過高。”何二興說,事實上,這也是誤區。
“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患者其實不必過分忌口。”他說,國外是提倡糖尿病病人保持正常飲食的,因為血糖、血脂是可以通過藥物來控制和降低的。而本身就有基礎病的老人,如果營養攝入不足,不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而且會使關節、軟骨質量降低,造成骨關節系統的退化,最終導致全身機能的衰退。
提醒
過敏體質喝牛奶 堅持12天就好
何二興建議,老人應該多吃新鮮魚肉、雞肉以及奶制品。
他認為,老人不宜吃太多的粗糧,飲食應以精細食物為主,這樣才能夠攝入足夠的營養,從而保證骨頭所需要的營養。
何二興說,廣東人都認為老火靚湯是最滋補的,大多老人都喜歡喝湯,而不喜歡喝牛奶,尤其是一些過敏體質的老人,一喝牛奶就出現腹瀉等癥狀,因此很多老人都望而卻步。
何二興說,其實湯里的營養并不高,而且鈣的吸收量也很低。而奶制品不僅補鈣效果好,而且營養也豐富。“對于那些喝了牛奶會腹瀉的過敏體質老人,其實堅持喝12天,體內就會產生一種酶,一般就不會再有腹瀉的情況出現。”
“要減少骨科疾病,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營養,還需要適當的運動。”他還提醒,勞逸結合是老人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門。適當的運動不僅能增加關節的靈活性,還能使骨頭更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