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人要生存、發展,離不開適度、中等程度的焦慮。焦慮不可怕,我們要學會接納焦慮,帶著焦慮去做事情,與自己的焦慮“和平共處”,而不是把大量精力放在消除焦慮上。
三大壞處妨礙幸福
可以說,焦慮的人相對更容易成功,但會讓人痛苦、不快樂,影響幸福感。焦慮還可能讓人產生畏難心理和逃避行為,比如讓戒煙的人觀看肺癌手術,他們壓根不想看,扭頭就逃出去抽煙了。具體說來,焦慮有下面三大壞處。
1.過于追求完美。焦慮的人往往喜歡給自己設定過高的目標,進而容易產生完美主義情結。比如榮升處長,焦慮的人會往壞處想:萬一工作做不好被小人看笑話、捅刀子怎么辦?再比如,今年部門業績特別好,但領獎時,焦慮的人就會想,萬一明年業績不好了怎么辦?也就是說,焦慮的人永遠體會不到滿足感,更不會享受當下。他們有句名言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寫一篇報告會檢查三五遍,甚至十遍,生怕有錯誤,這樣活得特別累,談不上生活質量,更沒有愉快體驗。
2.凡事喜歡糾結。焦慮的人對負面的事情太敏感了,遇到一點點小挫折,就會琢磨、糾結半天。比如停車時,剛進車庫就看到一個車位,焦慮的人就會想,萬一中間有個位置更好的車位呢?開到中間發現沒有,回過頭來原先的車位也沒了。所以,焦慮型人格妨礙幸福感。
3.做事急功近利。焦慮的人好面子,往往會在考試前為了名譽而拼命用功,考試之后卻一本書都不愛看。對于他們而言,做任何事情都只是為了實現一個結果,不能認真投入到過程中,不能把工作和學習當作享受。所以,這種人上班很累,下班更累。
帶著焦慮去打拼
總而言之,焦慮會妨礙人們感受幸福。需要強調的是,焦慮只能微調,而不能完全改變。我們不妨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焦慮并行動起來。首先,不要逃避焦慮,而要帶著焦慮做事情,凡事只要不逃避就容易成功。人的一生充滿痛苦,即使特別成功的人,也有老去的那天,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刻。面對痛苦的情緒,起初能做的只有忍受,并且讓自己堅持做該做的事情。不論結局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焦慮情緒都會得以減輕甚至完全釋放。也就是說,戰勝焦慮最好的武器就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