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齡孩子的家長,常免不了互相交流孩子的發育情況,尤其是提到孩子說話,早的喜不自禁,晚的就會發愁。但到底什么樣才算“晚”,會不會影響到日后的語言發育?家長們多數鬧不明白。
近日,路透社報道稱,英國研究人員對超過1.1萬名34歲成人的調查結果表明,那些在5歲時,詞匯量較少,語言能力差的人,確實會在成年后面臨閱讀和寫作技能較差的高風險。
那么,什么樣算語言能力差?美國《紐約時報》2月8日刊文,列出了幾個簡單的判斷標準。
這套0—3歲幼兒早期語言發育標準,最初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神經發育科兒科醫生詹姆斯博士創立,現發布在美國語言與聽力協會的網站上。
該協會發言人、語言病理學主任保羅說:“通過聽和接觸,孩子從出生后的第一年就開始了解他們身旁的一切了。”她認為,1周歲的孩子應可以使用單個詞匯,并按照簡單的指令,指向相應的身體部位,或聽簡單的故事;2周歲時,他們開始把單詞連在一起,表達簡單的意愿;3周歲時,至少要學會用3個詞匯的簡單句子來表情達意。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沒達到上述標準,除咨詢醫生確認原因外,英國專家建議,家長還要有意識地多給孩子讀一些東西,這對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很有幫助。(唐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