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季,寶寶們的胃口會變得很差,常常是“無病三分虛”,消化功能降低,且易產生精神疲憊、食欲不振、口苦苔膩、胸腹脹悶、體重減輕等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胃腸道疾病。
有一個好辦法能防止寶寶發生這種情況,那就是做好日常飲食調節的工作。
注意補充鹽分和維生素
營養學家的建議:高溫季節最好每人每天補充維生素B1、B2各2毫克,維生素C50毫克,鈣1克,這樣可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于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營養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也可飲用一些鮮榨果汁。
勿忘補鉀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中署等癥候。
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蔥、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勿暴飲暴食,少食冷飲
夏季暑熱,腸胃功能受其影響而減弱,因此在飲食方面,就要調配好,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增強。
1、細糧與粗糧要適當配搭吃:一個星期應吃三餐粗糧,稀與干要適當安排;
2、夏季以二稀一干為宜:早上吃面食、豆漿,中餐吃干飯,晚上吃粥;
3、適當吃些冷飲或飲料祛暑降溫:雪糕、冰磚等多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不可食之過多。大部分飲料的營養價值不高,也少飲為好。
清補為好
夏季尤其是脾虛者,應采取益氣滋陰、健脾養胃、清暑化濕的“清補”原則,飲食調養宜選用新鮮可口、性質平和、易于消化、補而不膩的各類食品。“清補”當忌辛辣生火助陽和肥甘油膩生痰助濕類食品,但并非禁忌葷食。陰虛體弱者在安排膳食時,可以選食瘦豬肉、鴨肉、兔肉、白斬雞、咸鴨蛋、清蒸鮮魚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
宜選食品
苦瓜
中醫學認為,夏天心火易亢,苦味能泄暑熱、燥暑濕。熱天適當吃些苦瓜,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還可增進食欲、健脾利胃。
另外,現代醫學發現,苦瓜內有一種活性蛋白質,能有效地促使體內免疫細胞去殺滅癌細胞,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苦瓜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有顯著降低血糖的作用,被營養學家和醫學家推薦作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苦瓜既可涼拌又能肉炒、燒魚,清嫩爽口,別具風味。
小貼士:三鮮苦瓜湯
苦瓜一根,水發香菇,冬筍少許,鮮湯,鹽適量。將苦瓜去瓜蒂、去瓤,切成厚片;冬筍切薄片,香菇去蒂,切薄片。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下苦瓜片氽一下,瀝干水分。湯鍋洗凈置旺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放苦瓜微炒,倒入鮮湯,燒開后下冬筍片、香菇片,煮至熟軟,加鹽調味即可。
綠豆
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
中醫專家指出:綠豆的清熱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內。因此,如果只是想消暑,煮湯時將綠豆淘凈,用大火煮沸,10分鐘左右即可,注意不要久煮。這樣熬出來的湯,顏色碧綠,比較清澈。喝的時候也沒必要把豆子一起吃進去,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消暑功效。如果是為了清熱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爛。這樣的綠豆湯色澤渾濁,消暑效果較差,但清熱解毒作用更強。
綠豆還能與其他食品一起烹調,如防中暑可以喝綠豆銀花湯:綠豆100克、金銀花30克,水煎服用。
但要注意的是:綠豆不宜煮得過爛,以免使有機酸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清熱解毒功效。又因綠豆性涼,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