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效果不理想,可用0.5%麻黃素滴鼻子,每側一滴。每次在吃奶前使用,以改善吃奶時的通氣狀態。每天使用3-4次,次數不能過多,因過多使用可能造成藥物性鼻炎。
(3)如果是由于分泌物堵塞所引起,可滴一滴母乳到嬰兒鼻腔內,待分泌物軟化后可自行排出。也可用一根細棉簽沾一點水探入鼻孔內輕輕旋轉,將鼻腔分泌物卷住,隨棉簽拖出來。
(4)如果鼻內分泌物已成硬痂,則輕輕用棉簽撥動硬痂,使干的分泌物脫離鼻粘膜,這樣鼻分泌物可隨呼吸而前后移動,產生癢感,刺激嬰兒打噴嚏,干的分泌物即可隨呼吸排出鼻腔。
(5)如果上述方法均無效,鼻塞又嚴重影響小兒的呼吸,甚至發生青紫時,可用筷子或小勺的把橫放在嬰兒的口里,使口唇不能閉合,通過經口呼吸解除缺氧癥狀。經口呼吸不是新生兒的正常狀況,只是在新生兒缺氧時的暫時解決辦法,遇到此種情況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四、黃疸還沒消退
一般情況下,應在1周或者10天左右消失的黃疸,到半個月時還沒有消退,甚至過了3周,仍然還存在時,母親和周圍的人就開始擔心了。打開書一看,黃疸不 消退的情況下,有患好多疾病的可能。可是只要黃疸開始逐漸出現變淡的傾向,嬰兒也很健康地吃奶,大便沒有變白,就可以等一段時間。足月正常產的健康嬰兒, 即使是黃疸期延長,一般也屬于生理性黃疸的持續。
特別是嬰兒是母乳喂養時,黃疸期延長就更可以理解了。這是因為母乳中有影響調節肝臟膽汁色素的物質。這時,如果把母乳換成牛奶,能使黃疸的消退加快。但是,一般來說母親都會認為與其停掉好不容易分泌的母乳,莫不如一邊喂蝦湯一邊繼續喂母乳為好。
出生時體重在2.5千克以下的嬰兒,黃疸到1個月時不消退的并不少見。
五、臍疝
快滿1個月時,有的嬰兒會發生臍疝。嬰兒臍疝,絕大多數可通過臍部筋膜環的逐步收縮而在一歲內自愈。因此2歲前,除非嵌頓,可以等待。采用非手術療法促 使自愈如已滿2周歲,臍疝直徑超過1.5厘米者宜用手術治療,沿臍口1厘米處,沿臍作半圓形切口分高皮膚和皮下組織,顯著腹直肌前鞘,疝環及疝囊,正中切 開腹自線,游離疝囊,回納疝內容物,在疝環處切除部分疝囊后,給予縫扎然后將兩側腹直肌鞘緣(即腹自線)間斷縫合,最后縫合皮膚。
用藥原則:
(1)臍疝選擇性手術一般可不應用抗菌素。
(2)疝出現嵌頓、絞窄時,或疝無嵌頓、絞窄但合并有呼吸,泌尿系統感染者,即需應用藥物包括用藥框限“A”和“B”。
(3)絞窄性疝術后出現并發癥或體質衰弱者,術后除應用“A”、“B”外,尚可考慮應用新特藥物及支持對癥治療。(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