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教師忠誠于教育事業,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的崇高職業道德。師德考核成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成為教師從業水平的重要標準。師德考核結果與教師評先樹優、職稱評定等活動掛鉤,激發了教師工作熱情,促進了師德建設。師德建設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然而師德考核由于是對教師思想意識形態的考核,具有一定的無形性。
學期末已至,各校又進行了師德考核工作。近期,筆者走訪了一些學校的學期師德考核工作,發現大多數學校仍采用的是打分決定的做法。學生打分、教師打分、學校領導打分,加在一起即為最后師德考核成績。這體現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和群眾,充分吸取民聲的意愿。但由于師德考核與教師的利益特別是評比先進,職稱評定相掛鉤。為了能夠取得師德考核的優秀等級,部分教師進行“游說”拉票活動。有的找到領導述說,希望照顧;有的聯系同事,相互關注。由于與現實利益聯系密切,打分參雜了一定的“人為因素”。有的結果和我們的初衷相違背。一些默默奉獻,不善交際的教師則處于不利的位置。而人際關系“好”,“善于交際”、“口才出眾”的教師優勢明顯。
其實,群眾打分,只是一種民意測驗。它只是師德的一部分體現,一種人際關系和諧的表現。師德建設應是一個多方面綜合因素的系統工程,應是多方面工作表現的體現。如履行崗位職責、盡心盡力,遵守學校紀律、出滿勤、干滿點,無私奉獻、愛生如子,認真鉆研業務、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關心愛護學生健康及成長、對學生進行教育、交流、疏導等。它由一件件事跡及工作業績組成,是綜合業績的體現。很難想象一位碌碌無為、不思進取的教師能夠真正具有高尚的師德,很難想象一位不樂意進課堂、不愿意與學生接觸的教師能夠真正具有良好的風尚......它由一件件實事及工作業績匯集而成,而不能僅靠短短幾分鐘打分決定。打分只是人們滿意度的一種體現,只是決定師德考核的一部分因素,而非決定因素。否則,師德考核不能起到一種應有的積極激勵作用,不能真實地反映教師師德高尚的水平。沒有了具體的事跡、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及工作的業績,師德考核會隨意性增強,人為因素附加,有可能出現一種錯誤的引導。
因此,師德考核不能簡單“一打了之”,而應將它與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愛崗敬業的事跡和工作業績的分數相結合。
2009年,許多教師的師德評價期盼------所有學校能將師德考核與上述因素、與工作業績的分數相結合,真正讓師德優秀的教師人才脫穎而出,讓師德考核起到激勵人心、靜化風氣的作用。
真心希望2009年共同形成良好師德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