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劉占良) 商洛中學的高三老師告訴記者,最近幾年,高考考生重新復讀似乎成了一個趨勢。復讀無外乎因為兩點:一是未能考取好的學校,希望復習一年爭取更大的進步;二是即便是成績優異但不幸滑檔,也就是說在填志愿方面出了差錯。其實還有另外一類不可忽視,考生并不是主觀愿意去復讀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觀原因,比如這樣一類考生,下定決心不會復讀,但在父母的萬般勸說下才點頭復讀的。
許多復讀過的學生都反映,復讀的生活其實比高三還要枯燥無味,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復讀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參加高考,拿到高分,這一年所有的生活中心都是圍繞這個目的進行的。現在,大部分學校都開設了補習班,在一起的又是一個新的集體,當然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充斥著陌生感。復讀時的環境,較之應屆班級肯定會有所不同,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勿庸質疑會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能造成學生的不適應。因此,復讀生活中,學生常會產生莫名的壓力和害怕的情緒等等。這些都是選擇復讀時必須考慮的不利因素,我們應該很清楚的明白這些。
各位考生為了去圓心中的夢想,自然會迎難而上,用心去拼搏一年。其實,選擇了復讀那就意味著必須成功。弄清楚自己的現狀,基礎好的繼續努力聽課復習,不好的要在這一過程中虛心求教,要做到每時每刻的查漏補缺。其次所謂的壓力并不可怕,一定要有自信,自信有時能決定一切,千萬記住得保持自信的態度。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應該及時的調整過來,不應該怨天怨地,如果已經成年的我們連這個也做不到的話那就是低能了。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和父母、老師,或信得過的朋友去溝通。
作為父母,也是兒女復讀生活中重要的角色,此時情形已完全不同于第一個高三,應該給予子女充分的理解。同時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經常了解他們的想法,使他們時刻保持開朗的心情,千萬不可刻意的給予言行方面的壓力。
從效果上看來,復讀的總體效果似乎并不盡如人意。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經過復讀考取了理想的大學。有的學生就把這當做提前待業一年,再給自己一次人生奮斗的機會,通過一年的努力,給自己人生旅途開創一個新的未來。但對大部分考生而言,復讀仍要慎重考慮。考生是高分段的沒走掉,往往是志愿填報不合適。其實再想一想,報清華北大沒走掉的,讓南京理工大學錄取,也是很可以的呀,而且專業上往往是最好的。超過一本線的,被二本學校錄取,也不是不可以,有的二本學校相當不錯。考分在中等的,更應該能走則走。每年的考生人數那么多,教材也變來變去的;考試一下是全國的,一下又變成省里出題。再干一年,可能提高的幅度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