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的安排,這學期開始,我市以及全國義務教育都將使用新課標,按照新課標編的教材也將從小學、初中的起始年級開始使用。
目前,我市少數小學的新一年級已經舉行了家長會,發的人教版教材中,只有數學是新教材,語文、思想品德、歷史都將使用以前的教材。
在我市,涉及的教材版本有人教版、西師版、湘教版、蘇教版等,其中,人教版占比最多。
數學 小學一年級變大開本 難度有所降低
昨天,唐爸爸去給上一年級的兒子報到注冊,他發現數學書變成大本了,大小與A4紙差不多,左上角印有“教育部審定2012”字樣。“書里的字也比較大,孩子好看,圖畫很多,全彩頁印刷,就像兒子喜歡讀的繪本。”唐爸爸說。
記者翻閱發現,由于圖畫多,相應增加的情景也多了,比如,在練習中有比一比電梯樓層的、跳繩的、玩玩具等。
江北區教師進修學校數學教研員李渝霞分析,新的數學教材調整了一些知識的學習時間,刪了一些內容,增加了一些內容。總的來說,新教材降低了難度。
比如,以前一年級上冊要求孩子認鐘表,原來要認半點,現在只認整點。本來認鐘表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有點難,可能是為了細分難度,現在認半點可能要放到下冊了。
圖形認識中,原來要求孩子認長正方體、長正方形,現在長方形不要求認了。以前孩子們認數時還沒學位置這一課,但教課時又離不開前、后、左、右等方位詞,新教材就把一年級下冊的對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認識提到上冊。
“其實,最大的變化就是非常注重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幾個步驟,自己去找條件找信息,制定解題的計劃方案,再去檢驗方法對不對,這是新課標明確提出要經歷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以前注重知識技能,關注數學知識,更多的是題海戰術,現在還強調基本數學方法和基本活動經驗。“現在教會學生方法,今后遇到同一類型,就能夠舉一反三,也是為中學的學習作鋪墊。”
語文 老師們會重新整合教材
根據市教委安排,有新教材的就用新教材,沒有新教材的科目就用以前的教材。但是,都要以新課標的要求來進行教學。
南岸區學府路小學教導處主任、南岸區語文骨干教師張娟說,在新一年級教學中,盡管是用的舊教材,但老師們肯定是要把新課標的要求融入到教學中的,老師們要經過一系列的專題教研來理解新課標。
比如識字,識字量越多越早,對促進語文素養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對孩子終身閱讀的能力也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新課標特別強調,要讓孩子主動去識字,激發識字的興趣。老師就特別要加強自己對漢字文化、字源的探索,自身要去探索了解,由此影響學生。
舊教材對新課標影響不大
重慶教科院副院長李常明說,盡管有部分新課標的教材還沒有出來,但老師還是按照新課標來上課。盡管課標作了修訂,但更多的是課程教育的理念、教學的策略方法、評價的方式等變化大一些,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老師的教學來很好地控制的。
教材承載的是具體的知識內容,由于新課標修訂,教材的變化肯定是有的,但不是很大,表現也就是增加新知識,減少原有的知識。而且,暑假期間,全市新的起始年級相關科目的老師都接受了分學科的新課標培訓。
初中物理的結構重新調整
初中物理的整個結構也作了調整。物理是從初二年級開始學習,以前的版本結構安排是:初二學電學,初三學力學。教材修訂后,力學單元調整到初二年級學習,電學單元放到初三年級學習。
如何教孩子認鐘表?
家里有現成的教材
“老狼老狼幾點了?”“三點了。”還記得這個游戲嗎?或許是因為教育者們發現一年級的孩子認鐘表是個難點,所以才發明了這樣的游戲。這次新課標調整中,數學教材里關于認鐘表的知識被分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