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前不久,西安市創新教育評價體系建設工程簽約儀式舉行。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西安市教育局成為合同中的“甲方”,作為“乙方”的第三方評價機構正式介入,評價的重點是針對擇校熱、小升初、減負等焦點問題實施的教育改革措施。
面對艱難推進的教育改革,第三方評價將如何具體實施?能否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操作過程中又該如何保持獨立性?
8月27日,陜西高級人才事務所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制作完善針對教育領域相關工作的評價方案,包括評價指標體系、問卷設計方法、數據分析軟件等。據悉,該人才事務所將拿出一套詳盡、細化的總體評價實施方案,在征得西安市教育局確認后,于9月初正式啟動針對西安市教育行政部門相關工作的“試評價”。
突破
引入外部獨立評價,教育部門不再“自己裁判自己”
“過去傳統的評價體系中,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門系統內部的評價,評價主體比較單一”,西安市教育局局長李穎科介紹,“以義務教育階段為例,主要考核教育政策落實、教育教學質量、入學率、區域校際是否均衡發展等指標。”
隨著教育管理工作精細化程度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門集“運動員”、“裁判員”角色于一身的情況已越來越難以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夏彬認為,將評價與被評價“一肩挑”,難免出現評價結論不夠科學、公正的現象。
從去年5月開始,經過與西安市政研室、參事室、統計局、社科院等部門探討論證,今年7月初,西安市教育局正式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公平遴選有資質的優秀的中介機構,通過第三方廣泛采集全社會對教育工作的評價數據。
“按照政府公開采購的程序要求,從7月初經過招標、評標、公示、競爭性談判,最終由陜西高級人才事務所有限公司作為中標單位來承擔教育創新評價體系工程的建設。”據李穎科介紹,雙方合作期為一年,之后再重新招標。“整個評價過程將按照市場運作手段來實施,按照工程進度、工作量完成多少分期付款,確保取得實效”。
據悉,對西安市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情況進行社會評價是合同中約定的主要評價內容。“具體來說有3項,對西安市‘大學區管理制’改革、民辦學校‘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改革進行評價”,西安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總督學鄭震國表示,“擇校熱、小升初、減負都是社會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可謂有的放矢。”
優化
發揮專業機構人才技術優勢,將專門設計評價體系軟件
“擔任第三方評價的機構需提供階段性評價報告和年度評定報告,并將即時性反饋意見提供給教育部門和學校,評價對象涵蓋了區縣級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等。”陜西高級人才事務所所長郜隨印說。
據他介紹,該機構成立了由國內知名專家隊伍、研究分析人員和管理人員組成的11人項目組,評價工作包括對教育環境、政策、現狀和問題的前期調研,制定評價指標體系,試評價和正式評價,數據分析,形成報告等過程,“發揮專業機構的人才、技術優勢,通過廣泛和具有代表性的一手數據采集,采用數據分析和實證研究的方法,由專家縝密論證和評價教育改革內容,并最終提出教育改革政策的合理化建議。”
“傳統的評價方式基本在較為封閉的狀態下進行,而第三方機構評價信息采集的對象更具多元性、廣泛性,評價過程是動態的、公開的,透明度得以大大提高”,李夏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