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輞川中學坐落在縣城15公里外,掩身于一片山林之中。這所山里的寄宿中學,聚集了輞川鎮及周邊幾個村莊的400余名學生。過去,學校生活用水靠附近駐地單位——794礦供水,但自今年6月份以來,礦上的水泵壞了,學校師生無法正常取水,只能到附近村民家中接水。
用水難 學生到村民家中接水
15歲的小席在輞川中學念初三。因為學校用水難,她和宿舍姐妹只好每天提著水壺到附近的官上村村民家中接水,運氣好時,大家能接上滿滿一壺水,但大多時候,同學們都空手而歸。
昨日中午12時許,在輞川中學門口,十幾位女學生拎著水壺向校外走。記者跟著她們穿過一條羊腸小路,跨過一座橋,再走到馬路對面的官上村,這里便是學生覓水的地方。記者估算,從學校走到官上村需一刻鐘。“嬸,讓我們接壺水吧。”小陳說。對方答應后,學生們你一壺,她一壺地接起水來。
在輞川中學女生宿舍,幾個學生拿著碗準備泡方便面。學生們非常愛惜水,碗里只倒了一點熱水用來泡面。“我們有時洗碗就到學校外面的那條河里洗,如果碗不是很臟,就拿衛生紙擦干凈了。”小楠說,“吃喝問題還能解決,主要是洗臉比較麻煩,我現在洗臉刷牙都用礦泉水。”記者了解到,由于該校是寄宿學校,學生只有周五放學回家才能洗澡洗頭發。
在學校食堂,正在洗面盆的大姐告訴記者,學校每天用農用三輪車從外面拉一車水回來,供食堂和師生用,但這并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尤其是食堂用水較多。現在缺水,大家都把洗菜水留下來洗碗、洗鍋……
沒有水 冬天供暖愁煞人
輞川中學劉校長說,這所學校是去年2月才建好的。該校前身是794礦的子弟學校,因此學校用水一直依靠794礦。目前,供不上水的原因是礦上的水泵壞了,而修水泵需要花費十幾萬。沒有水泵,管道其實還是可以供水的,只是水量較小。但由于附近河口村和閆家村中間截流,學校就完全供不上水了。
“學校每天都會從外面拉水,一車水30元,有時一天拉兩趟。”劉校長說,現在師生用水可暫時解決,但洗漱問題解決不了。沒水學校的供暖也就成了頭等難事,山溝里冬天尤其冷,學生們可怎么過冬呀?學校曾與藍田水務局聯系,看能否在學校附近打一口井,可勘探結果不樂觀。“這個地方想要取地下水,至少要打一口300米的深井,即便如此,水也不夠用,不能滿足供水。”劉校長說。(西安晚報-西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