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全新的課程體系,昆山杜克的機構組成也有特色:建立學校理事會、學術委員會、顧問委員會、行政體系等扁平化管理架構。
“這里沒有學院,只有一個個中心!我們突破了當前大學傳統的面向學科、專業和職業的院系學術構建,直接以面向需求、問題和未來的思維建立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協同研究中心,實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敝髡錆h大學多年后,昆山杜克大學校長劉經南希望在昆山杜克實現新的教育夢。
為此,劉經南甚至在開學典禮上鼓勵學生“質疑校長”:“大學,拉丁文的本意就是學術共同體,即教師、學者和學生的共同體。在昆山杜克,追求學術純潔和真實是共同的價值理念,我們需要被質疑、被檢驗,以推動知識進步。因此,鼓勵學生質疑教師、學校和校長。”
在這所新大學,“追逐古老學術之傳統”被創校者反復提及,以至于開學典禮上出現了一個特殊環節:每一名學生都被邀走上演講臺,在巨大的“社區道德守則”上簽字。這由杜克大學演變而來,大學被視作一個多文化社區。而在短短數行的道德守則上有這樣一段話:“我承諾不在我的學術活動中撒謊、作弊或剽竊,我承諾維持自身品行的端正,我承諾在發現相應違反社區準則的時候采取相應標準……”
“我們談創新和改變,但學術正直、合乎道德是至關重要的……”常務副校長瑪麗·布洛克在致辭中強調了對真理的追求、道德標準及以知識服務社會的理念。 本報記者 唐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