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統計顯示,杭州市每年暑期有3000名左右各類高中生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雖然參與人數眾多,但不少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打醬油”色彩濃厚。
今年,早報學堂聯合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構建中學生社會實踐環境,面向杭州各高中選拔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分子。這個暑假,杭城有2075位同學借助我們這個“杭州市青少年學生社會實踐招聘會”平臺,獲得實踐崗位。
HR面對大學生求職很“捉急”
恨不得替他們做父母
“很多大學畢業生求職時,根本不清楚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急得我們恨不得給他們當父母。”華數人力資源總監王華每年都要接觸不少求職的大學畢業生,但不少大學生在應聘中體現的綜合能力現狀讓她很是“捉急”。“一般單位都有新進人員職業培訓,但對于一個大學畢業生來說,很多習慣、個性已形成,光靠這幾天的入職培訓很難轉變。如果孩子們能在中學階段就能深入接觸社會,了解職業的真正社會功能與要求,對孩子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就會有一種正面導向,才能形成較好的綜合能力,對今后真正進入社會入職,起到巨大的作用。”王華說。
“很多同學的社會實踐根本不認真,其實只是去社區報個到,敲個章而已。”不少高中生談到社會實踐,對記者直言不諱。
雖然有些中學生社會實踐只是在走過場,但也不乏有像潘晟這樣認真地在做的。潘晟是杭師大附中新高三學生,今年暑假,她照例走上了錢江新城青少年活動發展中心服務臺做接待咨詢工作,她每年都來這個崗位,現在工作已得心應手了。“剛來時,多手忙腳亂啊!之前覺得服務臺工作簡單,誰知根本不是這么回事,窗口工作,接待的人多,問題多,麻煩多,對單位內部各部門、各工作流程不熟悉的話根本無法給別人提供幫助。如何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絕對是一門學問。”潘晟感嘆。
杭師大附中團委書記盛雯婷老師告訴記者,因為近兩年我省新課改,學校鼓勵學生提前進行生涯規劃,所以社會實踐除了提升綜合能力,培養責任意識外,還為了讓他們提前接觸各行各業,為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好準備。學校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都必須拿到社會實踐的1個學分。大多學生都能認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項目。而學校每個學期也都會安排兩個學生社團走進社區,關愛留守兒童,教社區孩子們魔術、街舞、繪畫、攝影等。“社會實踐無論大小,只要真正參與進去,孩子們的收獲都是很大的。”盛老師說。
杭州職業高中最重視學生社會實踐
“中學生社會實踐問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但學生自行尋找實踐單位非常困難,絕大多數學生的社會實踐處于臨時性、應付性狀態,‘蓋章族’現象十分普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缺乏社會的磨練。而對社會職業的不了解也導致了他們今后擇業的盲目性及人生規劃、發展的種種誤區。”業內人士指出。
2010年起,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搭建社會實踐服務平臺,目前已有128家企事業單位加入實踐基地,基地有就近就便的街道社區、最受中學生歡迎的新聞媒體、工作嚴謹的政府機關單位、專業性強的醫院醫療機構,還有常年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圖書館等。
一些單位的崗位幾分鐘就被“搶空”,比如各大醫院、急救中心、血液中心、動物園、圖書館等。“學生對神秘的、崇拜的、熟悉的這些崗位特別喜歡。但社會能提供給中學生的崗位種類還不夠多,大多局限在事業單位。如果有更多的專業型單位參與進來就更好了,比如動漫、會計、法律等專業型職業。”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生實踐項目主管方琴老師說。
“職業高中、重高的學生明顯比普通高中的學生更重視社會實踐。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職業高中是最重視社會實踐的,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而重高學校一般都非常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對學生社會實踐工作也做得比較認真。”方琴同時坦言,在應試教育下,在實踐中,學生“放鴿子”現象還是比較嚴重,“學生說好了要來社會實踐,但會遭遇家長的阻撓,家長更重視學科成績,往往會在假期給孩子安排各種學科培訓班,學生想來也沒時間來了。”
中學生社會實踐不必追求功利
美國仍舊是中國學生最向往的留學目的地之一,但同時,美國高校的錄取要求也相對嚴格。如果想申請到好的美國大學,除了必須優異的成績外,美國大學還非常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如果在這方面有所積累,會為自己的申請加分不少。
“我在社會實踐中就碰到有來自上海的同學,參加社會實踐目的就是為了未來能申請到好的美國大學。他們的社會實踐具有很強的規劃性。”潘晟說。
記者了解到,美國大學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而綜合素質的體現是多方面的,高中成績代表學生目前的學習能力,托福或雅思考試反映學生目前的語言能力,SAT考試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學生的智力水平,其他實踐經歷、課外活動、獲得的獎項等也能很好反映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美國綜合排名第26位的南加州大學的一個錄取案例非常能說明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南加州大學的SAT錄取線平均為2100多分,但學校曾經錄取了一個SAT成績僅有1900分的學生,原因是這名學生在申請材料上提到,他曾經幫助照顧一個殘障人士,以每周一次的頻率,堅持了數年。這一經歷很容易就打動了招生老師。
美國一流大學的申請競爭很激烈。芝加哥高中聯盟負責招生的寧冬梅老師告訴記者,中國很多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優異,即使在激烈的競爭中也可以脫穎而出。但在綜合素質方面,尤其是社會實踐經歷卻普遍缺乏。不過,浙江中學生社會實踐經歷,整體水平在全國來說處于領先。她說,美國大學在錄取學生時,特別關心學生參加過哪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果學生希望申請美國的名牌大學,那么最好提早做好這方面的計劃和準備。
寧老師提醒學生,社會實踐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能力、服務社會,如果學生單純是為了申請美國高校而去參加活動,則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另外,社會實踐活動不在于活動大小,與其頻繁地參與各種短期活動,不如長時間堅持一項有意義的實踐經歷,更容易打動美國高校。
□本報記者 任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