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詩主張“情真而語直”。白居易也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見,是否有真情實感歷來就是品評作文的主要標準。記敘文尤其需要表達真情實感。但是,學生寫作時往往是想寫出真情實感卻又苦于“無源頭活水”。究其原因,是他們沒有打開情感的閘門,沒有調動情感的內存,沒有觸發情感的按鈕。要問世間“情”為何物,答案是“情”首先是生命之“真”:“高山流水”是真誠的友情;“舐犢情深”是本真的親情;“落葉歸根”是鄉土之戀……所以,寫文章最忌矯揉造作,必須抒發真情實感,做到“感情真摯”“真實可信”。
寫文章怎樣才能做到抒發真情實感呢?
一、努力放大細節
要想讓閱讀者對作文中敘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并愿意回頭品讀,就必須寫好細節,即必須努力用“放大鏡”放大細節,放慢寫作速度,充分調動每一個感覺器官去感知,去描繪。具體地講,就是要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去表現文章的中心,切不可“讓敘述者變成匆匆的過客,無心去觀賞路邊的美景”。
二、巧用修辭技巧
寫作中采用修辭手法會使文章顯得匠心獨運。例如,比喻可以使文章生動形象;排比可以使文章一氣呵成;夸張則易于宣泄情感……
三、學會融入自我
優秀的習作都能抓住閱讀者的心。作文時如果能適當注意人稱的變化,如變第一、第三人稱為第二人稱,并輔以適當的手法,如呼告等,往往可讓閱讀者置身于作者創設的情境,想作者所想,被作者表現的情感感動。
四、發掘點睛之筆
點睛之筆是判斷文章是否切題和主旨是否得到升華的關鍵。文章有一個好的哲理性結尾,不僅會讓人回味無窮,頷首不已,而且還可以讓文章表達的情感達到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