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南星)眨眼間,又是教師節,但氣氛依然很冷清。今日,坐在電腦旁,瀏覽著有關教師節的一些事情,使我對教師節的由來有了全面的了解。
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即其一也。其二,國運昌隆,國家急需人才,設立教師節以營造尊師重教之風,激勵教師敬業奉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同意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自從設立了教師節,充分說明國家對教師的重視。但實際我們看到的是,每年一屆教師節,除了各級政府表彰一批優秀教師,新聞媒體在前后不到一周的時間集中報道教師教育等主題新聞,對教師個體或群體的觸動并不見深刻。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商品化傾向已經將教師節嚴重污染。如今,除了看眾多商家促銷打折活動熱熱鬧鬧,還能看到什么?教師節,早已淪為一張蒼白的廣告。
其實,教師節原本就應當這樣冷清。只需提醒國人,在你的生活中還有一個不能忘記的人,那是教師;只需提醒教師,在你的生命因子中,你有點與眾不同,那是因為你是教師。至于渲染,沒有必要。如今,在所有服務行業中,教師只是其一。稍有不同的是,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孩子,服務內容是育人,服務責任是育才。一旦炒作,國民奉教師為神明,教師以圣人自居,結果必然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過一個平平淡淡的教師節吧!在平淡中,我們保持冷靜,多些思考,理清責任,未嘗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