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淮每天的工作時間至少是14小時。科學就是他的愛好。
韓家淮
53歲,廈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他的研究和癌癥有關
廈大新增一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叫韓家淮,是位“60后”,屬于廈大生命科學學院。
中科院昨日公布了今年增選的53位院士名單,廈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韓家淮名列“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的新增9名院士名單之中。
無法知道53歲的韓家淮獲知當選的心情,廈大生命科學學院說,韓老師正在墨西哥參加學術會議。
1
他為什么來廈大?
“廈大學生的勤奮感動了我,如果我‘跑’了,恐怕會對不起他們”
韓家淮是近年來廈大日益壯大的“空降部隊”成員之一——他原本和廈大并無交集,這位安徽人本科和碩士學位都在北京大學取得,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讀完博士后;之后,進入美國頂級研究所之一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工作。
韓家淮最終落戶廈大,是他在美國讀博士后的室友、現任廈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林圣彩的助推,他先是在2001年鼓動韓家淮到廈大任兼職教授。2007年,已經在國外學習工作了20年的韓家淮決定全身心到廈大工作,當全職教授。他是孤身一人到廈大——妻子和孩子都留在美國。
幾年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被問及選擇廈大的原因,韓家淮說是學校和學院的支持。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被他在廈大帶的學生留下來了——學生的勤奮感動了他,“如果我‘跑’了,恐怕會對不起他們。”
2
他研究的是什么?
發現在炎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的“信號”,找到細胞“好死”和“壞死”的“開關”
韓家淮對炎癥反應機理的研究一直處于世界前沿,取得的成績被認為是“里程碑”,即他所發現的一個信號通路-p38在炎癥反應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炎癥反應的失調將導致多種慢性疾病,例如關節炎、腸胃炎、哮喘等。腫瘤也可以由炎癥引起,炎癥在癌癥的惡變中起著關鍵作用。
另一個奠定韓家淮在生物學界地位的是發現細胞“凋亡”(即“好死”)和“壞死”的“開關”,從理想角度看,如果能把細胞的“壞死”轉化為安全的“凋亡”,就可以避免因為細胞壞死而導致的相關疾病,例如炎癥。
加上韓家淮,廈大目前共有11名中科院院士,8名在化學學科,2名在生命科學學科,1名在海洋學。上一屆的院士增選,廈大時年49歲的教授焦念志當選,也就是說,廈大連續兩屆都有老師入選院士。
【人物速寫】
無“趣味”無“味蕾”的人
■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李靜
韓家淮以低調著稱,本報是為數不多采訪到他的媒體——在2011年廈大校慶90周年前夕,韓家淮接受本報采訪,但他說:這是學校派下的任務,我其實沒有什么好報道。
除去科學,他有什么趣事嗎?昨日,受訪的廈大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們面面相覷,院長林圣彩說,對外界來說,他是個毫無“趣味”的人,“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工作”。
作為曾經的室友,林圣彩將其形容為“沒有‘味蕾’的人”,這是指韓家淮的“不挑食”,林圣彩說,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他似乎沒有概念,因為他“連吃飯都覺得浪費時間”。
“無趣”:吃飯都要拉學生談科學
林圣彩說,韓家淮最終還是找到一個不把吃飯時間浪費掉的方法:拉著學生陪他吃飯,然后“陪聊”:談科學,談人生。
在韓家淮的實驗室里,貼著1張“陪飯日程表”,上面列著要陪韓家淮吃飯的學生姓名和時間,一般是中午兩位本科生作陪、晚上兩位研究生作陪。曾經“陪吃”“陪聊”的韓家淮的一位學生說,他就是問你實驗的事,然后再幫你分析。
溫暖:學生失戀,他送巧克力
韓家淮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譬如說,每年給每個學生4周的假期,至于什么時候休假,沒有硬性規定,全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生們的作息時間不同,有的習慣早起,有的則是“夜貓子”,韓家淮也不多管,任憑學生們按照自己的生物鐘來工作。
韓家淮實驗室的學生拿的津貼,據說是生命科學院最高的,他的一位研究生說,韓老師總說,至少要讓學生能夠自立,不要讀了博士還依靠父母。
雖然看起來很酷,不過,他的學生說:“韓老師關心人總是默默地。”學生失戀,韓家淮不知如何安慰,就把別人送他的巧克力拿過去,說:“送給你。”
工作狂:認為做科學要有貴族精神
韓家淮每天的工作時間至少是14小時。科學就是他的愛好。
在搬去翔安校區之前,韓家淮實驗室休息室的墻上掛著2幅名言,右邊是亨利·戴維·梭羅的:“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左邊則是韓家淮的原創:“世界是否會因我而不同,中國是否會因我而不同,廈大是否會因我而不同,實驗室是否會因我而不同,我的親朋是否會以我為榮。”
韓家淮說,做科學,要有種貴族的精神,去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真心去探索這個世界,自然會得到回報,不能還沒開始做就想著要得到些什么。(文/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李靜 圖/本報記者 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