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30日電(記者 趙曄嬌 見習記者 李夢清)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的一些家長反映,子女所在學校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樂器葫蘆絲。記者采訪得知,原是學校為“應付”教育部門藝術素養監測的需要。
該區教育局局長蔡仁林稱,學校應當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樂器。若在學生自愿學習的情況下,通過學校家委會統一購買樂器也是可以的。
家長:學校變相強制學生購買葫蘆絲
近日,網友“湫漠漣煙”發微博稱,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坎山初中要求學生購買葫蘆絲,稱若不購買或沒有擅長的樂器音樂課成績將不合格。
微博還附上了一張落款為坎山初中家長委員會的告家長書,稱根據《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全省中小學生藝術素養監測試點工作的通知》、杭州市教育局《關于開展杭州市中小學生藝術素養監測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計劃在該校全面開展學生藝術素養培訓工作。
“學員只需準備一只音準的葫蘆絲即可,家長可以自行購買也可以委托家長委員會代為購買。”告家長書中羅列出各類葫蘆絲價位,為120-280元不等。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蕭山區萬向初級中學。該區市民張芳(化名)說,她就讀該校的妹妹也曾收到類似的告家長書。
記者了解到,該校300多名初一學生收到購買葫蘆絲的告家長書,最終共有200多名學生購買。
張芳稱,雖然該通知沒有體現強制購買的字眼,但她認為學校這樣的做法是變相要求學生購買,最后她妹妹所在班級全班同學都購買了價值120元的葫蘆絲。
另外,張芳弟弟就讀的蕭山區寧圍鎮初級中學,也跟學生提及需購買葫蘆絲。
為什么選擇葫蘆絲?校方:應付上級監測
為什么要選擇葫蘆絲?
這種云南少數民族的樂器,主要流傳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在浙江并不普及。在浙江,最受家長追捧的樂器還是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
坎山初中校長趙建東表示,選擇葫蘆絲,這是為了“應付”藝術素養監測。
記者在《關于開展蕭山區中小學生藝術素養監測工作的通知》中看到,要求學生能用豎笛、口琴、口風琴或其他樂器,運用適當的演奏方法進行演奏,每學年能演奏樂曲1~2首。
此監測于2013年下半年啟動,監測對象為蕭山區除民工子弟學校及職校外各校義務教育段六年級、九年級學生、普高二年級學生。
眼看監測日漸臨近,如何讓學生順利通過?
坎山初中指定葫蘆絲作為大部分學生學習的樂器。“曾咨詢過音樂老師意見,也因學校恰巧有一名葫蘆絲專業老師。且葫蘆絲學起來簡單、快速,相比其他樂器價錢較便宜。”趙建東還稱,若不通過這項監測將拖后該校年度考核的排名。
無獨有偶,萬向初中也選擇了葫蘆絲。“每個學生需要會一樣樂器,葫蘆絲好操作,容易學,學校征求了部分家長和學生意見,也參考了兄弟學校的情況。”該校教務處一名朱姓老師稱。
選定樂器后,購買事宜該如何操作?學校統一代購葫蘆絲這一做法是否可以?這些葫蘆絲有沒有高于市場售價?
據悉,浙江省教育廳等部門頒發的浙教計〔2007〕72號文件中指出,從2007年春季學期開始,全面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后,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只能按規定標準收取課本費、作業本費、寄宿生住宿費,包括教輔材料費、學具費在內的多項服務性費用,學校一律不得收取。
按照文件,學校并不能統一購買葫蘆絲。
萬向初中一名徐姓校長稱,此前,學校家委會向初一學生下發了告家長書,后學校推薦了1-2家琴行供學生挑選購買。“都是學生和家長自愿購買的。”他多次向記者強調。
至于具體價格等情況,徐校長稱自己并不了解,需詢問該校教務處負責人,但他又稱該負責人近日外出培訓不在學校。
在坎山初中,購買事宜主要由該校家委會操辦。
據了解,告家長書下發后,該校約1500名學生中有200余人買了葫蘆絲,學生將錢上交至各班班主任后匯總到家委會統一購買。
家委會一位吳姓主任告訴記者,當時學校給出幾個琴行供參考選擇,家委會最終選定現代琴行,后聯系琴行商量價格。“溝通后,將原價150元的入門級葫蘆絲還價到120元。家長基本能適應這價格。”
記者從現代琴行蕭山旗艦店了解到,該店葫蘆絲價格為180-480元不等,若購買數量較多,入門級葫蘆絲最低價約為120元。
目前,通過家委會購買的葫蘆絲已到達坎山初中。該校專門開設了葫蘆絲社團,學生利用每周一個多小時的社團時間,由專業老師指導,學習演奏葫蘆絲,平日的音樂課照常上。
趙建東說,不學習葫蘆絲者可參加剪紙、動漫設計、文學寫作等社團活動。這些學生可自行學習葫蘆絲或學習其他樂器來通過藝術素養監測。
跟坎山初中不同,萬向初中的葫蘆絲教學安排在音樂課上。該校朱老師說,沒有購買葫蘆絲者可選擇一起聽,也可以自己看書。
教育部門:違反自愿原則暫不監測音樂表現能力
多個學校為“應付”藝術素養監測選定葫蘆絲作為學生學習的樂器,并下發告家長書通知學生,此做法是否符合規定?
蕭山區教育局局長蔡仁林表示,應監測需要,一些學校讓學生購買樂器學習無可厚非。但應由學生決定學習何種樂器,學校統一組織學習葫蘆絲,違反了自愿性原則。“學校不能插手代買,通過家委會購買是一種變通方式,但其價格不能高于市場價。”
“目前沒有接到學校強制學生購買的投訴,有的話,應立即停止,進行處理和批評。”蔡仁林還說,是否通過藝術素養監測并不影響各校的年度考核,考核包括學校、學生、教師的發展及學校品牌創建。
杭州市教育局初中初等教育處處長蔣鋒也表示,學校并不能強制學生購買葫蘆絲,若學生自愿購買,家委會操辦此事是可以的。但他說,此次監測并不包括演奏樂器等音樂表現能力。
蕭山區教育局義務教育科分管藝術教育的副科長邢晨明稱,11月22日,該局對蕭山區38個中小學進行抽檢,11月29日上午,杭州市教育局抽檢了5個學校,均未涉及音樂表現能力,監測結果不對外公開。
“今年,省里沒有要求對表現能力進行監測。表現能力難度大,以后會完善,至于什么時候開始監測,要等通知。”他表示。
蕭山地區沒有監測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可根據浙江省教育廳相關文件,需監測演奏樂器等音樂表現能力。實際做法與文件不符?記者向浙江省教育廳進一步了解情況。
浙江省教育廳體衛藝處工作人員表示,監測不是讓學生在現場就演奏樂器,一般就是監測學生能否聽一段樂曲然后說出是何種樂器演奏的等,測試內容不會超過大綱。
“‘學生能夠演奏樂器’,這只是教學的目的,希望通過建立一種機制,督促學校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去開展音樂課程,正常開展課外的文體活動。”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