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11月中旬,歐盟公布一項新提議,加強部隊在沖突時期的快速反應能力。歐盟委員會稱,當前,歐盟各國部隊在跨境裝備轉運、軍事演習和進行其他部署時,等待的時間過長。未來,歐盟將通過采取升級歐洲基礎設施、開發聯合電子管理系統等措施,縮短部隊調動時間,同時加強國家和歐洲層面防務專家之間的交流,提供聯合資金幫助各國投資現代化網絡能力,提升部隊在處理危機和緊急事態時的快速反應能力。
實際上,歐盟關于加強部隊快速反應能力的想法由來已久,并多次提出相關計劃。2017年12月,歐盟25個成員國簽署聯合協議,決定構建“永久結構性合作”機制框架,其中包括成立一支精干、具有較強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聯合部隊。2018年6月,法、德等9個歐洲國家簽訂一份“歐洲干預倡議”意向書,表示將盡快組建一支聯合軍事干預部隊,應對歐洲地區可能出現的危機,以便在爆發沖突時,快速派出部隊進行干預。2021年5月,歐盟外長會議提出組建歐盟快速反應部隊相關議案,希望提高歐盟自主防務能力,推動歐洲防務一體化發展。然而,受內外因素影響,各方無法達成一致。
今年3月,在歐洲地區沖突和新冠肺炎疫情、難民、恐怖主義危機疊加的背景下,歐盟正式批準醞釀已久的《安全與防務戰略指南》,決定在2025年前組建一支5000人的快速反應部隊,與正在建設的“歐盟部隊危機應對反應中心”項目相結合,形成一支全譜系武裝力量,并取代現有“歐盟戰斗群”。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部隊平時一起演訓,一旦出現危機,可迅速部署,快速行動。該部隊一旦組建完成,將在歐洲危機管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增強歐洲共同應對地區沖突的能力。這支部隊在維護歐洲整體安全的同時,也將推進歐洲一體化防務能力建設。
此次歐盟加強部隊快速反應能力的相關提議,也是落實上述戰略計劃的重要舉措。一方面,針對可能威脅歐洲安全的突發事件和危機,各國通過采取集中軍事部署和快速派遣軍隊等方式,在涉及自身安全的問題上進行靈活處理。另一方面,歐盟希望以此加強自主防務能力,擺脫對美國在安全上的過度依賴,做好在美國不愿提供安全保護的情況下獨立應對混合戰爭威脅的準備。
從未來發展看,雖然歐盟在構建快速反應部隊問題上態度積極,舉措也越來越務實,但仍然面臨一系列挑戰和困難。
首先,目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仍是歐洲集體安全的基石,歐洲想要脫離北約推動自主防務,必然遭到美國反對。而且,部分歐洲國家對歐盟獨立防務信心不足,更傾向于依靠北約提供安全保障。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讓長期疲軟的歐洲經濟雪上加霜,很多歐洲國家不希望花費巨大成本重新構建一套全新防務體系,這將直接影響歐洲快速反應部隊建設進程。未來,歐盟快速反應部隊長期部署、演習或采取共同安全行動,將難以獲得充足經費支持。
再次,目前歐洲各國軍隊武器系統標準不一致,通用程度不高,難以實現聯合作戰,整合這些系統仍需時日。這也是歐盟加強部隊快速反應能力建設面臨的重要制約因素。(方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