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特點決定了核潛艇的生存概率高,適合成為理想的核反擊力量,或稱“二次核打擊力量”。建立最低限度的水下核力量是中等核國家的共識,我們國家充其量是中等核國家。從英國和法國的經驗來說,通過充分地論證和計算,認為作為水下核武器,彈道導彈核潛艇絕不能低于4艘。
中國核力量現代化必須搞
樊吉社(中國社科院軍控與防擴散研究中心副主任):自建國以來這么多年的中國對外政策中,最成功、最有效、內外都獲益的一項政策就是核政策。我參加了最近10年中美在這個問題上的對談,美方從一開始有點顧慮、憂慮,到現在有點焦慮,他們的話語體系是,“不知道中國要干什么,不知道走向何處”。其實他很清楚你現在的水平,但更關注未來,這個壓力是持續遞增的過程。壓力轉化成比較熟悉的語言就是裁軍。
未來該怎么做?在有關核外交問題上,原有比較成功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參與軍備競賽等政策我們應該繼續講,而且要大聲講。未來更應該爭取話語權,塑造外部的環境,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再去發展一些也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郭曉兵(現代院安全與軍控研究院副所長):對于中國核武器的數量,美國人十分在乎。我們經常會從媒體上看到美國軍事專家拋出的各種數字,從200多枚到3000枚不等。一名美國國防部的高參認為中國至少需要500枚核彈頭。而且他說這是按照你們的運載工具數量來計算的。美國人并不諱言其反導系統是針對中國的中程導彈等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的。實際上,由于戰區反導與國家反導系統早已合二為一,其發展勢必會影響中國的核還擊能力。
其實,美俄的核力量現代化一直在向前推動,跟蹤他們的運載工具發展情況,可以發現,到未來15年基本上會更新換代,而且有些新武器就要出來了。例如美國的“民兵-3”更新后基本成了全新的一種系統。這種情況下中國搞自己的核力量現代化是必須的。而且在美國未來先進常規武器威脅下,我們是否能確保核武器的生存能力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以上是12月1日環球時報主辦“核安全問題沙龍”嘉賓的發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