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參加第十屆中國航展的殲31戰(zhàn)機在珠海航展中心上空試飛。
11月11日,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在珠海開幕,參展飛機超130架,規(guī)模創(chuàng)歷屆珠海航展新高。其中,中國第四代隱形戰(zhàn)機殲31“鶻鷹”首次飛行表演收獲盛贊
12月7日,在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中,中航工業(yè)董事長林左鳴發(fā)出豪言:“殲-31上天時一定能把F-35干掉。”殲-31正是被廣泛認為將像F-35C一樣,成為未來中國航母的艦載機。
運20:“鯤鵬”展翅
11月11日拍攝的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運-20運輸機。
11月,中國自主研發(fā)的運20“鯤鵬”重型運輸機,首次在珠海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公開亮相。“鯤鵬”展翅,世人翹首。據(jù)悉,該機的國產航空發(fā)動機研制工作也取得巨大突破。
X-47B無人機首次夜航
進行夜間起飛測試的X-47B無人機。
2014年4月10日夜間,馬里蘭州美國海軍帕塔克森特河航空站,先進X-47B無人機首次進行夜航訓練。這是一項重要進展,海軍未來將把X-47B與有人戰(zhàn)機進行配合使用。
“蒼龍”入澳能掀多大浪
全速測試的日本海自“蒼龍”級AIP潛艇。
2014年6月,日澳外交國防會議上,日本宣布將輸出“蒼龍”級潛艇的技術給澳大利亞。根據(jù)該協(xié)議,澳大利亞可購買日本設計的潛艇許可證,并在阿德萊德建造。此前,澳大利亞確定其下一代潛艇計劃——“1000海上項目”,該計劃旨在建造12艘大型常規(guī)動力潛艇,以取代6艘老舊的“柯林斯”級柴電潛艇。
“蒼龍”級潛艇是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最先進的潛艇,2009年開始在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服役。這種潛艇最大的特點是裝備柴油和鋰電兩種發(fā)動機,可以在沒有空氣的條件下工作,因此不必像一般常規(guī)動力潛艇那樣頻繁浮出水面,不容易被偵察和追蹤。
澎湃的心:美公布六代機發(fā)動機照片
2014年12月,GE公司公布了在俄亥俄州Evendale實驗室進行的六代機發(fā)動機ADVENT樣機演示畫面。
ADVENT的關鍵是自適應風扇通過一個在正常核心空氣流和外涵道空氣流之外的第3股空氣流,提供一個可變的涵道比,能夠在起飛時為增加推力而關閉,在巡航時為減少燃油消耗和阻力而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