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網7月31日消息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近期目睹了超大質量黑洞“大口吞噬”掉周遭高溫氣體的場景,這是人們首次在X波段如此清晰地獲取該天文奇觀的圖像,使得人類于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對黑洞吞噬其他物體這一行為的認識,以及對神秘的“邦迪半徑”內數項懸而未解的天體物理謎團的理解。
此超大質量黑洞位于星系NGC3115(又名紡錘星系)的核心。該星系距地約3200萬光年,早在1787年就被鼎鼎大名的威廉·赫歇爾發現。但直到1992年,科學家才觀測到其中還藏匿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20億倍太陽質量的“體重”讓其一舉成為當時人類所發現的最重黑洞。
在本次的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了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的光學波段數據,合成了清晰程度前所未有的圖像,那些遭受黑洞強大引力牽扯而下落的氣體發出的輻射,被盡收圖中。這使得天文學家們除了能觀察到黑洞對熾熱氣體的吞并外,還可反過來了解到物質在被黑洞吞噬的過程中的極端反應。
而這就是神秘的“邦迪半徑”(Bondiradius)內發生的情景通過拍攝相距黑洞不同位置時的高溫氣體,天文學家們可導出一個相當于“臨界線”的值,進入此值標示的距離內,氣體就開始受力下墜,即所謂的“引力作用距離”。
X圖像證明,當氣體受黑洞之力開始下墜時,強引力會將其擠壓從而使氣體變得更熾熱也更明亮,在此處,氣體溫度上升的位置約距離黑洞700光年,那么這個值就是它的“邦迪半徑”。
最新數據同時驗證了此前對于該黑洞質量的推測,確為20億倍太陽質量無疑。那么在這個星系,每年約有等同于2%太陽質量的氣體,在強悍引力場的召喚下進入“邦迪半徑”內,如果能證明此范圍內所有物質皆無從逃匿,那么它們終歸全部墜入黑洞的無盡深淵。
論文的主要撰寫者、阿拉巴馬大學的王家偉(音)表示,此次圖像清晰到令他們興奮。因為天體物理學在黑洞問題上的最不為人知的秘密,無非就是身處黑洞強烈引力作用下的那些被吞噬物質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于日前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快報》雜志。(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