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何崇元則提出,中國稀缺水資源亟待保護。他表示,水源地保護是飲用水安全的源頭保障,應在現有的保護區基礎上,設立稀有水源地國家級保護區。如我國西部的昆侖山等高海拔雪山,位于地球北緯36度─46度的黃金水源帶,常年被冰雪覆蓋,遠離工業污染破壞,水源品質相對純凈,是不可多得的珍稀水源地。
2012年出版的《中國居民日常飲水指南》把日常飲用水分為四級:包括無污染水源的高海拔天然雪山冰川礦泉水、普通天然礦泉水、江河湖泊水及自來水。何崇元說,在《中國居民飲水指南》的基礎上,要建立飲用水分級管理制度,根據不同水源地的特點,制定對應的監測、開發、保護等法律法規制度,實現分級管理。
董文博建議,一方面我們在推廣和研究新的化學產品時,應更加嚴格地考量其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對其可降解性、持久性等做好評估,如果發現有危險性的產品及時停用;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扶持針對新興污染的水治理技術。
此外,隨著水處理成本的增加,駱建華建議,應盡量多推廣“分質供水”,例如做飯就用直飲水,洗澡、洗衣服等其他用水可以用自來水,沖馬桶、拖地等用“回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