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美國亞特蘭大市居民帕姆?雷諾茲(PamReynolds)經歷了一次“瀕死體驗”(NDE)。當時雷諾茲正在接受腦部動脈瘤手術。在手術中,醫生要將她腦中的所有血液排空。雷諾茲因此進入了醫學上所謂的“腦死亡”狀態長達45分鐘。盡管處于醫學意義上的死亡狀態,但雷諾茲蘇醒過來后,卻描述了一些令人驚訝的體驗。她講了自己在“腦死亡”的經歷,比如與已故的親屬暢談。更加令人驚奇的是,她居然能夠詳細描述出手術的每個步驟,甚至包括用來切割頭顱的骨鋸.
據估計,心臟病發作后被搶救過來的病人,大約有18%經歷過瀕死體驗。
雷諾茲的經歷(雖然并不獨特)值得關注的地方在于,它是瀕死體驗與靈魂出竅現象(OBE)的結合。博聞網已經提供了這些領域的相關內容,您可以閱讀《瀕死體驗揭秘》和《靈魂出竅揭秘》這兩篇文章。研究人員就這些奇怪現象的解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2007年,科學家們就雷諾茲的經歷展開了兩方面的研究。這兩項研究似乎都能解釋靈魂出竅現象和瀕死體驗是如何產生,但它們能夠解釋雷諾茲的經歷嗎?
據估計,心臟病發作后被搶救過來的病人,大約有18%經歷過瀕死體驗。。雖然許多宗教信徒可能對此習以為常,但是對于科學來說,人的意識和肉體彼此分離的想法卻是無稽之談。一個“腦死亡”的人不可能形成新的記憶——他都不應該有意識。那么,除了超自然現象以外,還有什么能解釋瀕死體驗呢?
肯塔基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可能是對于瀕死體驗最好的解釋。研究人員推斷說,這種神秘現象其實是一種睡眠失調癥——快速眼動期入侵(rapideyemovement(REM)intrusion)。如果患有這種睡眠失調癥,病人的精神可能會早于身體蘇醒過來,繼而產生幻覺,并產生與身體分離的感覺。
肯塔基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還認為,諸如心臟病發作等急癥可能會在大腦中引發快速眼動入侵現象,從而引起瀕死體驗。如果該理論正確,那么人們所說的瀕死體驗,其實是突然進入睡夢狀態的一種現象。
該理論有助于解釋瀕死體驗神秘的一面:人是如何在已確定“腦死亡”的情況下看到影像和聽到聲音的。我們已經確定,快速眼動入侵在大腦中被激發的區域是腦干——該區域掌控著全身最基本的機能——它事實上可以獨立于大腦活動。因此,即使大腦的高級區域死亡了,腦干仍可以繼續工作,從而引起快速眼動入侵現象。
對于瀕死體驗現象來說,這一理論似乎是個不錯的解釋,可是對于靈魂出竅呢?它們是一回事嗎?請閱讀下一節,了解瀕死體驗與靈魂出竅的區別。
雖然瀕死體驗的快速眼動入侵理論,很好的解釋了伴隨瀕死體驗出現的幻覺,但是仍有一些謎團沒有得到解答。一個人死后怎么還能看見自己的身體呢?雖然靈魂出竅通常被認為是瀕死體驗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單獨存在。這表明兩者是迥然不同的概念。
研究表明,靈魂出竅和瀕死體驗與大腦的不同區域有關。
這個謎團是在一次偶然的研究中被破解的。為了找到一位43歲的癲癇病患者的發病原因,瑞士神經學博士奧拉夫?布蘭科(OlafBlanke)在病人的大腦上安放了電極,以進行大腦映射測試,從而確定大腦的各個區域究竟控制什么功能。就在他對大腦的一個區域進行刺激時,病人突然產生了“靈魂出竅”的感覺。患者告訴布蘭科,她可以俯看自己的身體。
當布蘭科對患者的“角回”(angulargyrus),即顳頂聯合區進行電擊刺激時,會立刻導致患者出現靈魂出竅現象。值得注意的是,他每次對這個部位進行刺激,都能導致患者產生相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