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本是電商巨頭之一京東商城的八周年慶,然而,這個店慶日,卻成了各大電商巨頭們的“決戰日”。
隨著網購市場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在社會零售消費中的占比逐年攀升。今年4月份,國美入駐當當網以后,雙方聯合推出了四輪大家電促銷活動,并且聲稱促銷商品是全網最低價。國美和當當的促銷活動,拉開了新一輪電商價格戰的序幕。此后,蘇寧易購、京東商城、天貓、易迅等巨頭紛紛跟進。進入6月,價格戰進入白熱化狀態,按照各家電商巨頭公布的數據,這輪價格大戰,電商投入的資金高達70億元,被稱為“史上最強價格戰”。
而“6·18”的到來,將這輪價格戰推向了頂峰,京東拿出6.18億現金券免費送給消費者。針對京東店慶,其他電商巨頭也紛紛出手,早在6月14日,天貓商城就緊急宣布除一年一度的“雙11”年度促銷之外,特別在6月18日為消費者派送紅包;蘇寧易購、當當網均頗為被動地宣布打折促銷。
據悉,我國尚未有全面的電子商務監管法律法規,6月12日《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的發布,或將提速電商行業的秩序建設。此次立法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網絡經營者的主體(如淘寶網店)準入與界定、網絡經營者是否征稅、虛擬商品交易規范、跨境網絡交易監管、網絡消費糾紛管轄權等方面。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戰的白熱化競爭對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