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隊!黃隊!”在一個微縮足球場平臺邊上,一個金發碧眼的英國小男孩目不轉睛地盯著場上黃藍兩色機器人隊伍的激烈拼搶,隨著黃隊再入一球,他興高采烈地歡呼了起來。
這是在布里斯托爾舉行的2012年FIRA機器人世界杯比賽,25日上午舉行了半自主機器人足球“5對5”項目的決賽,場上的黃隊就是來自中國河海大學的“e龍”隊。
半自主機器人比賽是本屆世界杯中機器人速度最快、對抗最激烈的比賽。“e龍”隊指導教師劉波介紹說:“與類人項目中的機器人靠兩條腿慢慢走不同,這個項目的機器人是用輪子的,速度可達每秒2到3米,有時激烈的沖撞還會導致機器人損壞。”
所謂半自主,是指場上的機器人主要負責行動,它們的“大腦”是一臺通過無線通信連接的中央電腦,這臺電腦上的程序會對場上形勢進行計算,再對前鋒、后衛、門將各個位置的機器人發號施令。這個過程中人是不能干預的,隊員只能按開關或根據比賽形勢喊暫停,在暫停期間對機器人進行維修或調整策略。
這些機器人“個頭”不大,每臺不能超過邊長7.5厘米立方體的限制,重量倒是沒有要求,不過劉波說,太輕了不耐撞,太重了又跑不快,所以設計的時候要找一個平衡點。
進入決賽的兩支隊伍就在這兩個關鍵性能上各有側重。“e龍”的對手是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隊,他們的機器人加速快,在半決賽中就靠這個優勢淘汰了“e龍”的兄弟隊伍、來自河海大學文天學院的“麒麟行空”隊。不過這一仗相當慘烈,雙方都有機器人在沖撞中遭受了嚴重損傷。“麒麟行空”隊實力也不弱,剛剛在決賽前舉行的三四名比賽中戰勝一支韓國隊伍奪得了季軍。
與對手相比,一路淘汰了韓國成均館大學、印度理工學院等隊伍進入決賽的“e龍”隊優勢則是重量相對較大,在局部爭搶中常能占先。
決賽一開始,“e龍”隊五臺機器人穩扎穩打的戰術發揮出效果,連續四次將充當“足球”的高爾夫球灌入了對方球門。“e龍”隊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場邊觀眾的陣陣掌聲,也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不過,對手很快拿出了殺手锏,就是在機器人開球門球時一個突然加速,令我方機器人猝不及防,一下就沖到球門前把球打進,連進3球,將比分追到3:4。
場上形勢驟然緊張了,“e龍”隊好不容易再進一球,來自韓國的裁判卻示意進球不算。記者頓時迷惑了起來,難道機器人足球賽也有“黑哨?”詢問一旁觀戰的專家才知道,這個項目有一些特別的規矩,比如機器人前鋒和門將之間夾著球相持,把對方門將連球一起推進球門是不算數的。還好,隨后對方的類似進球也被判無效。
最后,還是“e龍”的控球能力占了上風,又進了兩球,而對手再也沒找到快攻的機會,中國河海大學的“e龍”隊以6:3的總比分贏得了冠軍。
“太緊張了!”河海大學隊員吳畏一下場就連聲感嘆,他告訴記者,之前遇到的對手都很少能攻破“e龍”的球門,都是壓倒性優勢獲勝,沒想到決賽中一度被對方連進三球,嚇出一身冷汗。
不過,在隨后的頒獎儀式上,吳畏和隊友們一起笑開了懷。他們兩次走上了冠軍領獎臺,因為此前“e龍”隊剛剛在半自主機器人“11對11”項目中奪冠,是半自主機器人這個類別的雙冠王和無可爭議的霸主。
令人有些吃驚的是,這個團隊的成員基本都是“90后”。吳畏說,他1991年出生,下半年就將升入大四,隊友們也是如此,因為學校機器人隊伍形成了對大一新生宣傳、大二選拔入隊、大三出來比賽、大四畢業離隊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