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大衛˙羅斯13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全球氣候變暖已終止16年》的報道,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全球對氣候變暖問題的激辯。據初步統計,僅該篇報道就有近千人參加評論,數百家網站對該報道進行轉載或再報道。氣候學家或支持或反對,紛紛表態。而英國氣象局則立即發表聲明,將該報道斥為誤導視聽。
大衛˙羅斯根據英國氣象局hadcrut4上周更新的數據發現,根據全球3000個監測站的資料,全球氣溫由1880年至今總共上升0.75攝氏度。從1980年至1996年間,全球溫度略呈上升趨勢。此后,從1997年到2012年全球溫度,處于穩定期或停滯期,而1997年初和2012年8月相比,全球氣溫并無明顯變化。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間,全球氣溫一直處于基本穩定狀態,甚至稍有下降。也就是說,人們通常認為的全球變暖趨勢早在16年前便已停止。
《每日郵報》在報道中更是暗示,英國氣象局此次更新數據的行為異常,悄無聲息地在互聯網上更新了數據。這與6個月前發布數據時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6個月前所發布數據的截止期為溫度較高的2010年,那時英國氣象局同時發布了報告,并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媒體宣傳活動。
這一最新結論引發了科學家之間的激烈爭論。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研究中心負責人菲爾?瓊斯表示,就氣候變化而言僅憑15年或16年內的情況,無法得出有意義的結論。不過他也承認,最新的數據表明全球氣候變暖確實出現了停滯,如不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全球暖化還將暫停一段時間。
美國喬治亞科技大學的氣候系主任朱迪絲˙柯里教授則認為,用于預測氣候變化的計算機模式存在嚴重缺陷。人類對于自然變量如長期性海洋溫度周期、太陽溫度轉變等因素對于氣候變化的影響,理解的還不夠深刻。
英國氣象局昨天針對該報道也發表聲明,表示他們沒有針對有關更新數據發布過報告。發言人強調,在研究氣候變化問題時,尤其在短期內,所選擇的時間起點和終點十分關鍵,否則會嚴重扭曲結論。由于氣候系統內生變量的影響,只有觀察數十年的數據,才能發現氣候變化規律。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上世紀90年代的氣溫高于80年代,而2000年的氣溫又高于上世紀90年代。全球最暖的年份有8個出現在過去的十年中。過去的140年中,全球氣溫上升了0.8攝氏度。數據表明,在十年或十年以上的時間周期中,出現氣溫上升緩慢甚至下降的現象,并非異常。(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