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俠來了,因電影《僵尸肖恩》而聞名的導演埃德加-賴特本周早些時候宣布他將拍攝一部關于螞蟻俠的電影,講述的是能夠縮小成螞蟻大小并且與螞蟻兄弟溝通的一個超級漫畫英雄。如果一切都像漫畫一樣,螞蟻或許也可以和人類一樣大,這就讓我們思考:“螞蟻能夠和人類一樣大嗎?為什么昆蟲們不能比它們現在長得更大?
亞利桑那州大學昆蟲生理學家喬恩-哈里森說道,簡短回答就是雖然對于為什么昆蟲和其它的節肢動物不會長大的問題有著幾個假設,但研究人員們也并不完全了解。第一個假設是昆蟲的外殼可能不夠牢固無法讓它們長得更大。哈里森在受訓期間獲悉這一理論是一種既成事實,但是很少有證據支持這個想法的存在。他說到,唯一針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發現更大的節肢動物并不具備更厚的外殼,但對于這一問題沒有直接的證據。
太美味
由于外殼的堅硬,昆蟲在成長的時候需要蛻皮,脫掉舊殼并且長出一個新的外殼。科學家們已經表明這段易受傷害的時間會產生一個尺寸上限,特別是那些沒有保護外殼的更大體型動物將會給捕食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食物。哈里森說道:“你個頭越大,你就越像一個容易受到攻擊美味的包裹。”
一個相關的理論表明,無論蛻不蛻皮長成大個頭都會讓你成為一頓更吸引人的美食。一項研究發現古代蒼蠅的體型隨著鳥類的進化而縮小,這就表明體型更小的生物能夠更好的躲避饑餓的捕食者并且傳遞它們的基因。
另一個可能是昆蟲擁有開放的循環系統,血液和身體內的液體與血管并無直接關系。這就使它想要在一個巨型的身體內傳遞血液變得更加困難,因為血液循環會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
氧氣不足
或許大多數貌似合理的假設和哈里森廣泛研究的那個假設是氧氣造成的結果。昆蟲通過名為氣管的細小管子“呼吸”,這根管子被動的將大氣中的氧氣傳遞給身體細胞。這個理論稱,一旦昆蟲的體型達到某個尺寸,相對于氣管中流動的氧氣來說昆蟲將需要更多的氧氣。
這一理論依據的是大約3億年前的事實,許多昆蟲都比今天擁有大得多的體型。比如說,蜻蜓有著老鷹的尺寸,螞蟻有著蜂鳥的尺寸。在那個時期,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大約為35%,而現在為21%。
哈里森的研究已經表明如果你在一個低氧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幾乎所有的昆蟲都會長的更小,當你提供更多的氧氣時,許多昆蟲都會長的更大。他說道:“如果提供更多的氧氣時,某些物種在這一代中的體型能夠超過20%。”科學家們并不完全理解為什么昆蟲體型為什么不會更大或者更寬廣。哈里森說,其中的問題多過于答案。他說道:“螞蟻和人類一樣大,我不想說這不可能發生。”(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