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2年,上過電商網站、用過網購的人越來越多,而回顧2012年的電商業,競爭愈發慘烈,“每天都有人進場,也有人黯然離場”;另一方面,身處風口浪尖的電商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發力勢頭。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截至2012年11月30日晚9點50分,其旗下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本年度突破10000億元。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國內電子商務平臺交易規模將超1.1萬億。根據統計數據,2011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8.39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422億元,從這幾個數字計算,電商交易規模預計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
今年電商忙了哪些事?讓消費者享用了哪些服務?不妨用幾個關鍵詞來還原2012年電商行業的全景與新苗頭。
關鍵詞1: 【價格戰】
8月“約架”雙十二收官,三四線城鎮人也網購了
2012年8月,發端于微博“約架”的一場史上最為高調、蘇寧易購和京東等電商參與的價格戰打響,迅速吸引消費者眼球。電商的價格戰其實貫穿了全年,年底雙十一、雙十二這些先由淘寶造節、其他電商蹭節的“節日”均成為促銷由頭,熱鬧非凡。
在不斷的高調價格戰中,消費者購買行為也趨于理性,網購群體從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開始滲透進中國三、四線城市。記者在南通等地采訪家紡電商時就發現,購物者不光有大城市的,還有不少來自鄉鎮和山村。
關鍵詞2:【跨界】
“送快遞”的可能是電商,做網購的也可能是快遞
2012年,網購“狂歡節”的興起,海量訂單的集中爆發,隨之而來的卻是不少網購消費者對快遞服務和效率頗有微詞。為解決電子商務的速度問題,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難題,使消費者有更靈活便利的選擇,2012年,電子商務企業與快遞企業也開始玩起了“跨界”。
首先是各大快遞企業接連宣布進軍電子商務行業,今年5月份,國內快遞巨頭順豐速運被曝將推電子商務平臺“順豐優選”,利用自身優勢快遞網絡實現快速送達。而后電子商務業的京東商城又宣布拿到了快遞牌照。近日,國家郵政局信息顯示,在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核情況的公示里,蘇寧電器也現身其中。電商“送快遞”,快遞“兼職”做網購,在這一年,正成為現實,奇怪又不奇怪。
關鍵詞3:【電商化】
2012年電子商務銷售或超11315億
2012年,在很多消費者看來,電商和實體店鋪的“藩籬”沒有那么清晰了,它們開始互相滲透、加速融合。 蘇寧等已將電子商務列入發展藍圖,不僅蘇寧易購這一年輕品牌發展紅火,并在今年宣布并購母嬰垂直B2C企業紅孩子。還有一批傳統企業也紛紛開設網上商城。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大量傳統企業進入電商行業的門檻大幅降低。在“電商化”全面開花的同時,業內人士預計,2012年,國內電子商務平臺銷售額將超11315億元。
關鍵詞4:【移動購物】
手機淘寶訪問漲6倍,網購也靠云計算
2012年,通過手機、IPAD等終端,隨時隨地消費的網購者越來越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156.4億,同比增長401.3%。手機淘寶2012年的訪問量增長了6.4倍;京東商城2012年移動端下載量超千萬,移動訂單量超總訂單量6%;當當網在上線手機當當網后僅半年,流量已經達到了總流量的20%。
支撐由此帶來巨大數據的是云計算平臺,將有望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和精準的服務。7月10日,天貓攜手阿里云推出了基于數據分享平臺戰略的“聚石塔”。而京東商城更是為此投入了40億元,在我省宿遷等地,建立云計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