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新媒體環境中的教育問題進行討論時,應當注意,這并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問題,而應當與社會發展進程、與人們的思想變化過程相適應。孩子的成長過程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家長的教育過程,二者應當是共生的,也是持續的。“現在有很多家長由于不自信,將對孩子的希望不是寄托在某些被認為是最好的技術上,就是寄托在某個所謂的名校或者名教師上,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其實不論傳統的名師還是新出現的新媒體設備,都只能在某一個方面給予幫助,這些幫助如果和家庭的指導、社會的影響不匹配,而是非常突兀地占絕對優勢,對孩子的教育也會出問題。”對此,程方平表示。
與此相反的,當下,也存在部分家長因為害怕互聯網上的信息紛繁龐雜,而嚴格把控和篩選孩子所能涉及的信息。針對這種一味回避的態度,程方平認為:“既然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中,一味堵也是沒有必要的。如果過于強調或者壓抑,倒反而會引起孩子相反的興趣,結果適得其反。所以引導工作一定要適度。”
過于依賴或者單純排斥,都不是最好的選擇。與新媒體本身具有的優缺點一樣,對于廣大家長來說,重要的也許不是如何去評價它,而是如何正確使用它。程方平強調:“既然新媒體很多時候符合孩子的喜好,可以適當地玩電子設備,但是我一直主張,不論是家長還是應用程序開發者,都應當從外部督促和內部內容上引導孩子,最好的效果是讓孩子在新媒體中不但獲取知識,同時也從新媒體提供的新奇內容中產生放下手機、電腦,深入生活本身去挖掘、去體驗和去思考的欲望。這里面的辯證法應當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