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全國出游人數達到4.2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0.7%。其中很多人遭遇堵車又堵心:天安門廣場一夜之后留下5噸垃圾,九寨溝堵得直至癱瘓,西湖一天突破百萬游客,高速公路更是有路必堵……為何準備已久的“黃金周”還是堵成了“黃金粥”,讓身陷堵途的網友問號連連。
“五一”黃金周為何不能恢復?
其實,不少躋身長假出游的人們,對人在堵途早有預知:“十幾億人同時放假,能不堵嗎?”說到底,這些想出游的人,也是沒得選擇。現在一年只剩兩個“黃金周”,其中春節,當然都得回家過年。可以選擇的只有“十一”黃金周,故明知景區堵,偏向堵中行。面對“十一”黃金周堵成一鍋“粥”,有網友以為,“五一”黃金周為何不能恢復?如果對假期制度重新進行調整,勢必將分流游人、減少擁堵。也有網友因此建議取消小長假,周末不調班,“十一”設15天長假。
職工帶薪休假為何不能人人享有?
雖然我國從2008年1月1日起,就已施行《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之后又跟進《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本指望有了這“雙保險”,眾多職工可以避開“黃金周”,自行擇日帶薪出游。但事實卻是,對于許許多多在中小民營企業打工的員工來說,因無老板點頭,帶薪休假只能是“畫餅充饑”。考慮到自身發展或辭退風險,有超過七成人放棄帶薪休假權利。
出行方式改變為何助推景區擁堵?
此番出爐的《旅游法》,明令禁止已風行十幾年的零負團費與自費項目,致使國內外各條旅行線路的團費平均上漲50%,并由此催生自駕游、自助游、家庭游等輕松、自由出行方式大行其道,加上今年國慶長假繼續實行小型車高速免費,兩相疊加,不僅造成高速更加擁堵,而且景區游客承載量陡增壓力,許多游客感嘆:不到景區終身遺憾,到了景區遺憾終身。比如 10月2日一天,九寨溝有2萬游客被困山上。該景區介紹,往年散客與團客之比為3∶7,今年比例倒了過來,反成了7∶3,散客大增成了九寨溝癱瘓的直接原因。
高速免費難道非堵不可?
今年“十一”黃金周,可謂高速條條堵,就拿杭州繞城高速來說,竟然夸張地一堵就是60公里,省下過路錢,卻搭上大把的時間和心情。有網友為其“把脈”,以為如能推出更多高速免費時段,避免僅擠長假時段出行,或能緩解長假常堵的“癥狀”。也有網友建議,將高速公路節假日集中免費,改成日常時段降低收費,此舉既可減少節假日擁堵,也能引導人們錯開節假,理性出行。
不文明行為為何管不住?
闖紅燈、亂涂亂刻、隨地小便、西湖白堤一小時撿到5000煙蒂……對于這些不文明行為,勸阻者嘴巴都要磨出老繭,但不拘小節者就是我行我素。這次施行的《旅游法》,只有簡單的一條要求,對于不文明行為的認定、歸責、處罰均無詳細規定。所以,執行者只能僅以勸阻執法,因不痛不癢,不拘小節者依然不長記性。許多網友以為,對于不少身染不文明沉疴的人來說,只有施以重藥,動用嚴規,才能讓他們重新走好文明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