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媒體稱,目前國家金庫非常吃緊,難以給國家公務員發放1月的工資。分析人士認為,突尼斯是中東地區“阿拉伯之春”的發源地,革命推翻了舊政權,但局勢持續動蕩給國家造成了巨大損失。
科威特《祖國報》今天報道說,據來自突尼斯官方通訊社—突通社的消息,突尼斯國庫目前非常吃緊,已經到了難以給國家公務員發放今年1月份的工資。突通社稱,到本月4日,國庫賬號上的流動資金不足1。26億第納爾,約6300萬歐元(1歐元約合2第納爾),而公共機構工作人員每月的工資總額為6億第納爾,難以發放1月份的工資,這引起了社會的極大不安。
但突尼斯財經部負責人薩利姆。巴斯巴斯卻表示,“人們不要擔心發不出工資,銀行里存有發工資的錢,而且到本月20日前,國庫情況會有好轉。”他進一步解釋說,“6億第納爾的解決,有兩個途徑,一是拍賣國家沒收的前統治者本。阿里和他家庭財產,另外,國家從征收企業稅能得到1億第納爾,這些錢都會在20日前進入國家銀行賬號里。”薩利姆表示,政府還可從世界銀行和非洲發展銀行獲得資助貸款。報道說,薩利姆對本月給公務員發工資表示了樂觀立場,但他沒具體講給公務員發工資能維持多長時間。
據報道,突尼斯公共機構目前共有50萬工作人員,通常每月20前發放工資。2011年本。阿里被推翻后,國家局勢一直動蕩,但工資還是能每月發放,現在是政府第一次公開承認國庫緊張。中東有分析人士指出,舊政權被推翻后,沒有解決國家的根本問題,局勢持續動蕩,國家經濟受到沉重打擊,而真正受害的還是老百姓。(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