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2日電 據外媒12日報道,有消息人士稱,意大利方面正在苦思良策,在幫助銀行業剝離不良貸款的同時,還要避免觸動更為嚴格的歐盟關于國家援助的規定。
報道稱,倘若按照歐盟允許在特殊情況下提供國家援助的規定來辦,將使銀行股東和次級債持有人蒙受損失,這是意大利政府希望避免的。
意大利經濟在三年衰退后出現初步復蘇跡象,但國內銀行業卻被1860億歐元的壞賬負擔拖累。
據悉,意大利政府考慮促進放貸的方案之一是簡化程序,當前的冗長程序使銀行難以沒收違約貸款的擔保資產。
消息人士稱,政府還考慮將允許銀行以貸款損失沖抵稅項的期限從五年縮短至一年,不過這可能沖擊公共財政,所以被認為不太可能。
意大利政府官員在2月時表示,希望數周內宣布成立一家新公司,可以發行政府擔保的債券,用所得資金購買不良貸款。
但有3位消息人士表示,歐盟執委會上月在一次非正式會晤時告知意大利官員,如果該國政府在不良貸款載體中取得少權股權或者提供國家擔保,那么執委會則將之視同為一次銀行紓困。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銀行方面將被要求以折價方式把不良貸款轉至這個載體。但另一位消息人士則表示,操作的空間“很有限”。
當地時間11日,意大利財政部發言人士表示,正在與歐盟執委會合作,找出有效辦法解決不良貸款問題,同時還要遵從有關國家援助的規定。
對于意大利的計劃,歐盟執委會尚未采取正式立場。執委會一位發言人10日表示:“已注意到意大利政府提出的該國銀行業改革計劃,” “我們還沒有收到意大利當局的正式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