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3日電 綜合消息:根據俄烏雙方最新通報,俄方稱已摧毀烏克蘭大部分軍事潛力 ,烏方稱已重新奪回整個基輔州的控制權。另一方面,在俄羅斯要求“不友好國家”必須用盧布購買天然氣后,波羅的海三國從4月1日起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
俄稱已摧毀烏大部分軍事潛力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4月2日說,俄軍當天摧毀了烏克蘭克列緬丘格煉油廠的汽油和柴油存儲倉庫以及烏軍位于波爾塔瓦和第聶伯羅的軍用機場。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展以來,俄軍已摧毀烏軍125架戰機、88架直升機、381架無人機、1888輛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205臺多管火箭炮、793門野戰火炮和迫擊炮、1771輛特種軍用車輛。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4月2日接受采訪時說,在這次“特別軍事行動”中,烏克蘭的軍事潛力和基礎設施“很大程度上已被摧毀”。
烏稱已重新控制整個基輔州
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發布消息說,截至當地時間4月3日0時,俄羅斯繼續對烏克蘭境內目標進行導彈襲擊和空襲,但襲擊力度正在減弱,同時俄羅斯部隊繼續從一些地區撤離;截至本月2日,俄軍在對烏作戰中損失了約17800人。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4月2日稱,俄軍正從烏首都基輔和烏北部切爾尼戈夫市周邊地區“迅速撤退”。
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安娜·馬利亞爾4月3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烏克蘭已經控制整個基輔州以及另外三座城市。截至目前,俄方尚未對此說法進行回應。
另據外媒報道,烏內政部官員安東·赫拉先科4月3日說,烏黑海城市敖德薩當天上午遭到導彈襲擊,部分地區起火。
烏官員稱已接近與俄羅斯達成和平條約
烏克蘭談判代表團成員、烏人民公仆黨議會黨團主席阿拉哈米亞4月2日接受采訪時說,烏方認為需要簽署的和平條約草案內容已足夠完備,足以讓烏俄兩國總統舉行直接磋商,但烏俄雙方在克里米亞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他同時強調,烏克蘭需要簽署一個能完全保障自身安全、且不賦予俄方否決權的條約。
阿拉哈米亞當天還透露,在烏克蘭簽署能確保得到安全保障的條約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將中立和不結盟地位的內容寫入憲法。不過,烏方希望通過全民公投的方式,由烏克蘭的人民而不是由政治家來決定其中立和不結盟地位。
俄羅斯談判代表團團長、總統助理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4月3日表示,俄烏條約草案沒有到遞交元首的階段,俄方就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的立場沒有改變。
波羅的海三國停止進口俄天然氣
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宣布,從今年4月1日起,若“不友好國家”拒絕以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俄方將不履行與其的天然氣合同義務。這項新措施隨即在歐洲引起爭議。
據俄媒4月2日報道,拉脫維亞天然氣運輸公司Conexus Baltic Grid公司董事長巴利斯表示,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自今年4月1日起放棄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目前儲存在拉脫維亞地下的天然氣儲備能夠保證波羅的海國家天然氣市場所需。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4月2日稱,該國完全放棄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立陶宛能源部同日發表聲明稱,從4月開始,立陶宛天然氣管道系統再也沒有接收過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2日報道,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認為,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的要求是訛詐,波方決定不再延長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的合同。他同時呼吁德國總理和奧地利總理“不要屈服于訛詐”。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4月2日表示,德國正在逐步減少俄羅斯能源進口,推進速度比預想要快。不過他也承認,德國社會已因抵制俄羅斯天然氣問題“產生分裂”。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主席西格弗里德·魯斯烏爾姆此前警告稱,對俄羅斯能源實施禁運或將導致“在疫情期間拯救了我們的工業崩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