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 題:不斷東擴的北約是流血沖突悲劇的導演者
作者 尹嘉
俄烏沖突持續發酵升級,從金融戰、輿論戰,再到外交戰,多重勢力介入,多個領域被波及,至今,沖突仍未有結束跡象,局勢日趨復雜。是誰在幕后主導了這場生命財產損失均難以估量的戰爭悲???大量事實證明,違背承諾不斷東擴的北約恐怕難辭其咎。
今年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在電視講話中直斥,北約五輪東擴是西方國家不信守承諾,是“欺騙”。北約不斷東擴,是違背承諾嗎?答案是肯定的。近日,德國《明鏡》周刊披露的檔案記錄了1991年3月6日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外長在德國波恩舉行會議,商議向蘇聯承諾,北約不會從德國東部繼續向東擴張。此外,歐安組織前副主席維利·維默爾也證實,當年作為聯邦德國國防部官員,他確實向時任總理匯報過有關“北約不東擴”的承諾。
然而,所謂的承諾很快成為一紙空談。1994年1月,布魯塞爾北約首腦會議即正式通過了美國提出的北約東擴計劃。自此之后,北約先后進行了五輪擴張。隨著北約不斷東擴,俄羅斯的戰略安全空間被持續擠壓,根本安全利益受到威脅,地緣緊張態勢加劇。在冷戰結束逾30年之后,作為冷戰產物的北約不但沒有消失,反而不斷擴張,勢必會成為地區緊張局勢的源頭。
針對北約違背承諾不斷東擴恐引發的嚴重后果,長期以來,已有包括美國政要、智庫學者在內的多方人士不斷發出預警。然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卻選擇充耳不聞,繼續為了自身戰略私利,一意孤行。
早在1998年,冷戰時期美國遏制政策的創始人喬治·凱南就對北約東擴可能造成的后果發出警告。他認為,北約東擴是“一個可悲的錯誤,是完全沒有任何理由的行動”。美國外交政策專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邁克爾·曼德爾鮑姆近日在美國外交關系協會(CFR)的線上對話中也直言,北約東擴本身就是“一個百害而無一利的錯誤”,“讓美國說出的話無誠信可言”。
除去對北約持續東擴既“失信”又“失誤”的批評聲音,還有多個觀點認為北約東擴是引發流血沖突、最終導致烏克蘭危機的根源。
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在題為《很多人預測到北約擴張將引發戰爭,這些警告都被忽視了》的文章中指出,北約在對待俄羅斯時的傲慢和閉目塞聽政策是引發俄烏戰爭的主要原因之一??ㄅ硖卣J為,普京在2007年就對北約東擴發出過嚴厲警告,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領導人無視一個個警告,因此,“北約東擴最終將導致西方與俄羅斯關系破裂甚至是以暴力的方式破裂是完全可預見的”。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阿拉基也指出,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就是北約不斷擴張,這是一個持續了30多年的問題,蘇聯曾得到北約不東擴的保證,但是東擴一直在持續。
凡事都有因果,分析烏克蘭危機的源起難以脫離北約東擴的背景。在過去的30多年中,美國主導了北約五次東擴,將北約成員國由最初的12個擴張到現在的30個,極大威脅了俄羅斯的安全利益,為地區戰略博弈埋下導火索。俄烏沖突爆發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推波助瀾,多次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支持,導致局勢不斷升級?;赝麣v史脈絡,綜觀現實所為,北約是否是烏克蘭危機的幕后導演,答案不言而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