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4日電 題:“新冠孤兒”折射美國弱勢群體之困
作者 尹嘉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抗疫不力不僅導致確診病例及死亡病例的攀升,還會引發大量的社會問題。美媒近日就披露稱,美國有20萬“新冠孤兒”被遺忘。何為“新冠孤兒”?這一“世代孤兒潮”的悲劇性涌現,是美國社會的“新傷”還是“痼疾”?
“新冠孤兒”,顧名思義,是在此次新冠肺炎大流行過程中失去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兒童。近日,多項研究對這一現象及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進行了關注。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動態監測顯示,截至4月5日,美國已有超過21萬名兒童因新冠疫情而失去父母或作為主要監護人的祖父母。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近日也刊文稱,“美國有20萬新冠孤兒被遺忘”:“即使兩年的時間讓美國可以坦然面對冠狀病毒的屠戮,但損失程度依然觸目驚心、難以接受:每12名18歲以下的孤兒中就有一人是在這場疫情期間失去父母的;美國的每一所公立學校平均有兩名兒童在這場疫情中失去了監護人?!?/p>
該文章還進一步分析指出,孤兒濫用藥物、輟學和陷入貧困的風險隨之增加。他們死于自殺的可能性幾乎是非孤兒的兩倍,還可能遭受其他各種問題的困擾。
面對新冠疫情下的“次生危機”,一向大肆宣揚所謂“人權”和“民主”的美國為這些身陷危機的孩子提供應有保護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美國政府的“缺位”和“不作為”已招致外界廣泛批評。
《大西洋月刊》評論認為,美國沒有采取足夠的應對措施。雖然聯邦政府已經留出資金,幫助支付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美國人的喪葬費,但這筆錢要滿足孤兒的長期需求是遠遠不夠的。文章認為,疫情中孤兒的困境在美國并不是一個緊迫問題,“沒有任何法律或行政命令專門為他們提供任何資源?!蔽恼逻€警示稱,面對一個世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孤兒潮,拜登政府行動遲緩。如果沒有更強有力的、集中的國家戰略,數以萬計的兒童很可能會被遺忘。
事實上,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兒童權利受到侵害的消息不斷涌現。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調查報告就曾指出,“因疫情導致家庭收入銳減,20%的美國兒童處于饑餓狀態”,“疫情以來美國針對兒童的家庭暴力事件攀升”。還有相關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槍支暴力案件增加30%以上,醫院收治受槍擊兒童數量激增……種種現象,從不同角度揭示了美國兒童權利得不到保護的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在權利受到傷害的美國兒童之中,少數族裔兒童的問題更加嚴重。統計數據顯示,拉美裔兒童監護人的死亡率是白人兒童監護人的兩倍以上。少數族裔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39%,少數族裔“新冠孤兒”卻占65%。
因此,不難判斷,“新冠孤兒”的產生,雖然是疫情帶來的“新傷”,其背后的種族差別因素卻是美國社會的“痼疾”。美國弱勢群體身陷困境背后,折射出美國有色人種和少數族裔民主權利現狀。在美國,上述群體的民主權利長期遭到剝奪,被區別化對待,被侵害、被遺忘已成常態。因此,自身民主痼疾深重,千瘡百孔的美國,沒有資格自詡“判官”對他國的民主狀況進行評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