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莫斯科5月16日電 (記者 田冰)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集安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峰會16日在莫斯科舉行,并于會后發表聯合聲明。此次會議恰逢集體安全條約簽署30周年和集安組織正式成立20周年。
集安組織成員國領導人俄羅斯總統普京、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和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出席峰會。
峰會期間,成員國領導人重點討論了集安組織相互協作的關鍵問題、當前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以及進一步完善集體安全組織體系的措施等。
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表示,阿富汗和集安組織成員國周邊地區局勢令人擔憂,將確保該組織成員國的安全;對繞過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和原則以武力干預危機局勢、違反《聯合國憲章》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解決沖突的傾向表示嚴重關切;對在國際事務中采取“雙重標準”、無視他國主權利益、粗暴干涉他國內政、使用單邊制裁和限制等表示關切;譴責任何企圖偽造共同抵抗納粹侵略所作貢獻的歷史事件,反對任何美化納粹主義和傳播新納粹主義以及種族主義和排外的企圖。
聲明強調,集安組織有責任確保歐亞地區的持久和平穩定,強調緩和地區緊張局勢的重要性,并重申愿與北約建立務實合作。該組織將確保成員國的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致力于鞏固全球和地區安全,在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和原則基礎上公平解決國際問題。
集安組織秘書長扎斯在峰會結束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峰會并未涉及集安組織參與俄在烏特別軍事行動的議題。
這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集安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首次舉行線下會晤。受新冠疫情影響,該組織的例行和特別峰會多次以部分或全程線上方式舉行。
集安組織的前身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1992年5月15日,獨聯體國家首腦簽署了集體安全條約。2002年5月14日,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理事會會議通過決議,將“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改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