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工商人員在西安火車站附近的一家超市里檢查貨架上的食品是否過期
過去的“三鹿奶粉”事件,使人們不敢買國產奶粉,現在的“瘦肉精”事件,又讓人們對豬肉產生不信任感。食品安全問題牽動著每一個人敏感的神經。
今年,我省在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上將打出一系列的組合拳,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專設500萬元用于舉報獎勵
昨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食品安全執法檢查匯報會。副省長鄭小明表示,我省今年將安排1000萬專項資金,專用于食品領域內的投訴舉報和獎勵,以避免行政檢查的短板。
鄭小明說,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人的身體健康,政府的公信力,社會穩定和國家形象。為確保人們吃得放心,去年下半年開始,我省在工作方法上、處理上進行改革,采取了一些“硬措施”。一旦某地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分管副縣長及相關領導等先免職再調查。針對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豬肉和辣椒制品兩大領域,我省今年將開展專項重點整頓。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李榮杰透露,千萬專項資金的具體實施細則近日將會出臺,其中500萬元專用于舉報獎勵,另外500萬元用于表彰做得優秀的生產企業。屆時將會開通熱線接受群眾舉報,舉報內容一經查實,貨值在1萬元以內的,獎勵舉報人2000元;貨值超過1萬元的,獎勵舉報人1萬元。
食品行業將設立“黑名單”
今年,我省將對食品安全工作打出組合拳:包括建立全省“黑名單”信息庫和查詢系統,禁止相關人員五年內在食品行業從事管理工作,對食品安全嚴重違法行為給予最嚴厲的處罰,直至追究違法單位和個人的刑事責任。
突出抓好重點品種的綜合治理,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專項整治期間發生嚴重問題的衛生縣城,一律取消衛生縣城稱號。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力度,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提高食品行業自律水平。推進農村食品安全“三網”(監管責任網、社會監督網和現代流通網)建設,提高城鄉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今年全省所有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建立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加強部門聯動機制建設,形成食品安全鏈條、無縫隙監管體系。全省范圍內開展食品安全放心縣的建立。
另外,健全事故信息報告網絡體系,及時開展應急處置,最大限度減少事故危害和影響。建立健全輿情監測機制,穩妥、準確發布食品安全信息。
省人大常委會——
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將持續5個月
即日起,省人大常委會將開展為期5個月的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活動。
省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執法檢查是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行監督職權的重要形式,但執法檢查活動規模如此之大,時間如此之長,是近年來少有的一次,足以顯示我省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
此次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檢查以省政府落實省人大常委會2009年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所提意見的整改情況和西安世園會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情況為重點,突出檢查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食品安全配套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監管部門工作保障條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制度、落實西安世園會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情況。
據悉,執法檢查將從下周一開始,分赴西安、咸陽、延安三市開展為期一周的檢查;6月初執法檢查組將聽取省衛生廳、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情況的匯報,并向省政府反饋檢查意見。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道宏要求,檢查組的全體同志要事先學好食品安全法,安排好本職工作,保證主要精力參加執法檢查各項活動。
小資料
我省食品行業“家底”
我省是西北地區的生產經營大省,現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3312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6700家;食品經營企業(戶)63218戶;餐飲單位57269家,學校食堂5745家;生豬屠宰單位412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84家;奶站88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