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年,河南大學首次試水自主招生,招生項目分別是“作家班”、“新聞發言人班”和“大學生藝術團”。其中,“新聞發言人班”計劃招收30名學生的消息一出,引起了考生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正裝筆挺、客觀權威、風度翩翩,這是很多人對“新聞發言人”的印象。1983年,我國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新聞發言人的職責是在一定時間內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時局問題,舉行新聞發布會或約見個別記者,發布新聞或闡述本部門的觀點,并代表有關部門回答記者的提問。實施新聞發言人制度,有利于人們及時了解權威性的信息,避免小道消息影響社會公眾的正確判斷。
今年,河南大學首次試水自主招生,新開設“新聞發言人”專業,招收30名2011年高中畢業生,這個消息著實吸引了不少考生的眼球。
河南大學招生辦副主任田歧立介紹說,開設新聞發言人專業既順應市場需求,還可以實現教育優勢資源的共享,可謂一舉兩得。
田歧立:將來隨著信息化的公開,各行各業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新聞發言人的需求量可能缺口會大一些。而且我們新聞傳播專業也是比較有特色的,就想到了依托這個專業開設這么一個班。實際上是個試點,也是結合社會對專門人才的需求,結合我們學科專業的特色和優勢。
開設新聞發言人專業的消息沸沸揚揚、炙手可熱,而近日,知名媒體人、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楊瀾在微博上卻給這一專業潑了盆冷水。她寫道:“請問哪個政府部門或企業、機構會聘用大學畢業生做新聞發言人?大學設立學院、系、學科好像很隨意,不尊重學術體系和規范。貽笑大方也就算了,別誤人子弟哦!”
在采訪中,部分考生和家長也提出了和楊瀾相同的疑問。究竟“新聞發言人班”專業課程設置與新聞傳播專業有何不同?是否有名不副實之嫌?對此,田歧立也作出了解釋和回應:新聞發言人班將來是要單獨編班的,除了新聞傳播類普通的專業之外,要制定專門的培養方案,相應的會開設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課程。書面培養方案也正在制定之中。
除了“新聞發言人班”的課程設置外,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如何也引起了考生的關注。河南大學新聞學專業一位學生告訴記者:這是新興專業,從客觀上講,是現在社會廣泛需要的專業。新聞發言人需要的是自立、經驗,這是應屆畢業生往往不具有的。這個專業畢業學生以后的就業形勢,我還是有些擔憂的。
究竟哪些單位需要新聞發言人,新聞發言人的就業缺口是否如學校所預想的那樣大呢?鄭州市某行政單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聞發言人很重要,必須要熟悉法律法規,涉及監管業務部門的法律法規。第二,你得會所有的業務流程。最重要一點是你和別的部門一些職能交叉的東西,這個責任如何劃分,工作如何開展,形成什么工作機制,你也要了解。不是通過你上4年本科,你學出來就能用。不是你在那看幾天書,琢磨琢磨就出來的,必須經過工作實踐。
對此,河南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田歧立也坦言,紙上練兵達不到培養的效果,新聞發言人的成長和成熟還需要實踐的檢驗。
田歧立:我們大學階段這幾年主要是按照新聞發言人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能力。到工作崗位上,他很難一下子就能一下子走到新聞發言人的崗位,新聞發言人要求是很高的。他可能還需要到工作崗位上以后需要一段時間的鍛煉。(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