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氣溫:江津42℃全國最熱,主城下午4點達最高40.4℃
市氣象臺:這周持續晴熱高溫,降雨只是小范圍
昨天,是重慶持續晴熱的第8天,又有14個區縣超過40℃。眾多市民都在期盼:雨啊!你究竟好久來喲?市氣象臺發布了近日天氣走向:本周繼續晴熱高溫,部分地區會有陣雨,但對“退燒”作用不大。
是不是比2006年熱?
“好熱!感覺比2006年還要熱!”昨天許多市民稱,好久沒遇到這樣連續晴熱的天了,身體感覺極為不舒服,空調從早開到晚沒停過。
今年的連晴高溫會不會超過2006年呢?市氣象臺專家稱,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難以逾越2006年那場高溫干旱。目前,最高溫、高溫天數、干旱情況,遠遠沒有達到2006年那場百年一遇的天災。
2006年最高44.5℃中小學推遲開學:2006年8月15日,綦江最高氣溫達到44.5℃,創我市50多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高溫紀錄。當天主城也有43℃,創下主城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溫。
2006年夏天,重慶、四川連續50天高溫干旱,嚴重沖擊生活和工作。2006年秋季,重慶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時間從9月1日推遲到9月5日。
高溫無雨有多嚴重?
5月入汛以來,我市就出現了超過35℃的高溫天氣。其中,萬盛是高溫天數最多的一個區,5月來萬盛達37℃的天數有37天,達40℃的有5天!
最熱的地方出現在江津,目前的極端高溫就在昨天,為42℃。主城沙坪壩站測得的數據也不示弱,超過37℃的天數有22天,并且連續三日的最高氣溫均值都在40℃以上。
汛期以來,全市的平均降水量為442.9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了24.8%,而綦江、萬盛、長壽、酉陽降水量為當地有氣象資料以來同期最小值。目前已經6個氣象站的數據顯示達到了重旱:沙坪壩、榮昌、北碚、長壽、永川、涪陵。
多少區縣上40℃———14個
昨天有好熱?市民可以通過一組數據來了解,這些數據昨天下午不停在刷新。
截至昨天下午4點,我市沒有區縣下雨。主城,也是熱慘了,最高氣溫出現在下午4點,40.4℃,最低氣溫在凌晨為29.6℃。
截至下午5點,重慶晚報記者發現江津的溫度又升了,達到了42℃,依然保持全市領先!不僅是全市最熱,也是全國最熱的地方。
截至昨天下午6點,數據更新完畢!我市共有14個區縣的氣象站實況溫度上了40℃,分別為江津42℃、萬盛41℃、合川40.9℃、北碚和銅梁均為40.8℃、云陽40.7℃、沙坪壩40.4℃、璧山40.3℃、榮昌和巫山并列為40.2℃、永川40.1℃、開縣、大足和豐都均為40℃。
自此,全市最高溫和最低溫差了20.3℃!最低依然出現在城口,為21.7℃。
自貢43.5℃盆地西部未來3天暴雨
難道就是我們重慶熱嗎,周邊城市的氣溫怎么樣呢?據報道,與重慶接壤的川南地區,也受盆地及氣壓影響持續高溫。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連續兩天成川南最熱:前天下午7時許,自貢市氣象臺發布的高溫監測數據顯示:富順縣童寺鎮達到43.5℃,再次領銜川南的高溫冠軍。而宜賓市前天氣溫達42.4℃創歷史紀錄。成都市區還稍微涼快一點。
天氣預報顯示,“秋老虎”要在四川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四川盆地西部未來3天有局地暴雨,川東、川南的高溫要靠18日的降雨來緩解。預計到17日左右,四川各市州陰天有雷雨或陣雨,雷雨時有短時陣性大風,其中,廣元、綿陽、德陽、成都、雅安、眉山、樂山等地有大雨到暴雨。
為何不進行人工降雨?
據昨天最近的消息,92套新型人工影響天氣火箭系統、136門高炮已經在各個點準備就緒,但缺少適合降雨的條件。
氣象局介紹,人工增雨要求條件苛刻,要有充足的云量,云層一般要有1公里的厚度、上千平方公里的面積。其次,要在零下8攝氏度的氣溫下播撒催化劑。目前,重慶上空量較少,空氣干燥,降雨條件不具備。
昨天,記者在環境監測中心的網站看到,雖然近日無雨,但主城空氣質量還不錯。昨天,九龍坡、渝中區和縉云山的空氣質量都達優,其余均為良好。
為何會持續這么熱?
已經連續晴熱了8天,從8月12日開始,江津率先上了40℃,直到昨天重慶有14個區縣超過40℃。為什么會持續這么熱?昨天市氣象臺臺長劉德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劉德介紹,每年盛夏,大陸高壓和副熱帶高壓是影響我市氣溫的主要因素。從5月開始,重慶就出現了那個季節的高溫。目前,大陸高壓和副熱帶高壓交替影響我市上空,再加上重慶盆地的地形,比較閉塞,不易散溫,因此熱量累積,導致40℃以上高溫頻頻出現。
市民最盼望的是———下雨
昨天,重慶晚報記者就市民最關心的大面積降雨、降溫、退熱問題,采訪了市氣象臺。
可以確定的是,到本周末,降雨都不會來,市民要繼續在熱中度過。確切的消息是:本周,我市各地仍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大部分地區的日最高氣溫將達37℃~39℃,海拔較低的長江、嘉陵江、烏江河谷地區將超過40℃。
晴熱高溫期間局部地區有短時陣雨或雷雨,但它對降溫起不到作用。有時候還會起相反的作用,讓市民覺得像在蒸桑拿。
市氣象臺專家稱,目前還沒有見到降雨云團的出現。(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