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新農保,政府還貼錢,這事劃算!”遼寧省普蘭店市47歲農民王淑霞說。她和丈夫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按新政策,等她60歲時,每月能領養老金400多元。
2012年,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全面鋪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也向著全覆蓋的目標繼續邁進。然而,養老保險基礎水平較低、異地轉換以及接續不便等問題仍然困擾部分群眾。如何完善制度,讓制度“紅利”惠及更多民眾,正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努力方向。
“加強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必須繼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快速提高這一制度的統籌層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
最近,人社部還就《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求實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之間的銜接轉換。
除了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在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取得持續進展,還要在各項制度建設上下工夫。
今年前10個月,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722萬套。“大量保障房進入分配階段,老百姓更注重房子的質量和公平分配問題。”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表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繼續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可見,公平合理分配保障房、加強保障房質量等,與建設足夠數量的保障房同等重要。
住建部表示,《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已經出臺,質量安全納入了住房保障約談問責范圍。同時,住房保障信息公開工作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強。(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