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5·12”看淡生死只想“做些什么”
談起自己的經歷,馬強總是說繞不開“5·12”汶川大地震。地震時,他與戰友在室內聊天,感到樓宇震動后,他們迅速逃離,“幸虧是身手好”,馬強激動地說,樓層不高,跳窗后落在地面根本站不穩,路面劇烈搖晃,再看身后,房倒屋塌。
他覺得自己幸運,但沒來得及回味,便加入了救援組織和愛心組織。那一段時間,他經歷過為了營救而砍斷孩子腿的場面,親眼目睹層層堆疊的尸體,“那個時候救人救到不知疲倦,直到疲勞駕駛在高速路上撞車”。
經歷過這場災難的人,對生死多少都會有新的認識。馬強覺得人生是一次并不長的旅行,總是要抓緊“做些什么”讓它有點意義,而“火星之旅”正是一次“做些什么”的機會。
新婚妻子很支持戰友笑他“瘋癲”
馬強這幾天沒有來照顧生意,原因是39歲的他要與小9歲的鄧女士結婚了,喜事就定在今明兩天。兩個人相識5個月,相戀3個月,用他的話說,“我們是閃婚”,因為彼此脾氣秉性都相投,相互獨立。
當記者采訪時,鄧女士剛剛取回了婚紗和一套婚紗照。她表示對馬先生的這一選擇很支持。她說:“我們誰也不干涉誰。人是獨立的。沒有彼此,這么多年也還是過來了。”她自己也十分喜歡到處走走,兩個人也是因為這個結緣的。前幾天她剛剛獨自一人駕車去西藏旅行。
就在記者采訪的時候,馬強的兩位戰友走進了他的農家院。戰友對馬強報名要登火星的事情并不關心,還是相約吃吃喝喝,只是向記者介紹,他是一個“半瘋狀態”的人。
在馬強看來,能登上火星也不僅僅代表自己,里面有使命的色彩,“全世界其他國家有人能上去的話,中國人是不是也應該有人能上去?”
對話
很清楚自己是“小白鼠” 希望孩子為我驕傲
記者: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滿意嗎?
馬強:經歷了很多事,現在對生活看得比較開,年輕時想要的物質的東西現在很多都不想了,只是覺得人總是應該做些事情。如果這一次計劃沒能成,生活還是一樣繼續,我就是喜歡到處走,現在最想去美洲和南北極。
記者:在看到這一個項目的時候,一下就吸引了自己,還是慢慢接受這樣一個計劃?
馬強:第一個想到的是“這可能嗎”。然后開始覺得這樣一個“有去無回”的旅程反倒是自己的機會。因為要移民入駐火星,對于理智一些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都不太可能去參加,如果別人不愿意,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記者:想象過如果真的登陸了火星,后半生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嗎?
馬強:我想在上面是要參與建設的,而不是閑著。我的動手能力很強,從小在水電站長大,當過兵,能使用各種輕重型武器,援建的時候也要會使用多種機械。
記者:了解登陸火星可能讓志愿者置身于什么樣的危險中嗎?
馬強:我很清楚。我覺得就像小白鼠吧,上去當試驗品了。說要命就要命了,因為這不是換個小區、換個國籍,而是換個星球,而且還得自己開發。
記者:那是什么驅使自己報名參加呢?不害怕嗎?
馬強:我覺得“5·12”地震對我的影響是一個原因??吹懒?,我覺得應該把力量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想在有生之年做點事情。還有就是我這人“坐不住”,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另外,我認為這是一個好事情,我對自己現在信心不足,如果我最后沒能得到機會,我也希望自己是拋磚引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