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兩岸四地親子文化論壇臺灣巔峰收官
2013年12月7日,第五屆兩岸四地親子文化論壇聚焦臺灣,在臺灣表演中華傳統藝術首善之區的“臺北戲棚”盛大上演,代表第一輪五屆論壇于中國兩岸四地范圍內完美收官。本屆論壇以“全球教育下的父母觀——親子文化的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為主題,構建了新型親子關系價值觀體系。兩岸四地知名學者、教育專家智慧碰撞,呈現了一場精彩而溫馨的2013年度親子文化盛事。
本屆論壇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小蕃薯和BabyBoss中保寶貝城主辦,北廣傳媒優優寶貝電視頻道、浙江大學(貝因美)親子文化研究中心以及香港保良局、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共同承辦。論壇的成功舉辦也得到了國內嬰幼兒領導品牌貝因美的鼎力相助。著名華人作家、畫家、演講家劉墉,中國知名學者、著名作家陳惠湘,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哲學博士、教育專家麥紫均,香港知名文化學者、傳媒人、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作為嘉賓出席,劉墉之子、臺灣新銳時尚代表、哈佛心理學博士劉軒與美國UCLA學齡前兒童教育博士后、貝因美高級育兒專家高致娟聯袂主持。
兩岸四地親子文化論壇自2009年成功舉辦四屆以來,一年一次,因專家權威、視角獨特、主題鮮明而備受矚目,已成為親子文化領域最具權威與影響力的高端專業對話平臺,引發社會各界對中華傳統親子文化的高度關注,也在這個過程中令中華傳統親子文化得到最廣泛的傳播和發揚光大。
鮮明主題,緊扣時代熱點
在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浪潮的沖擊下,兩岸四地共同面臨華人親子文化迷失、異化與不適應的課題。但由于歷史變遷不同,四地又存在各具本地特色的課題差異。
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加速了人口的流動性,更多年輕人把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顧,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因此突顯出來;中西方文化在香港的交織碰撞形成了這里兩代人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衍生出傳統與現代的嚴重對立;澳門則由于空前發展的博彩業引發家庭親子教育薄弱等社會問題;而本屆論壇舉辦地臺灣,遭遇了目前社會的經濟停滯,社會不穩定、工作繁忙、親子關系疏遠,導致社會親子關系問題頻發。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在兩岸四地共同傳承的傳統文化的引領下,本屆論壇邀請各地權威,緊扣現代議題,以“全球教育下的父母觀——親子關系的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為主題,分析中西不同父母觀對父母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的態度和做法的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同教育效果,從家庭教育角度解讀、解決兩岸四地共同面對的親子文化迷失課題。
四地嘉賓現場PK,構建新型親子關系價值觀體系
四地專家以開闊視野、幽默風格圍繞本次論壇的主題進行了討論與發言。尤其是已為人父的三位嘉賓的父子、父女情令人感受到如山父愛。
來自臺灣的劉墉先生講述了父子、父女間一個個生活小故事,比如尊重女兒留在北京的選擇,從來不會向兒子灌輸養兒防老的觀念等,生動指出中華傳統親子文化要科學的傳承,中國父母應該樹立開闊的教育觀念,必須學會對孩子及時放手。這不代表不管孩子,而是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給予孩子成長、學習空間,不要讓“愛”成為孩子的負擔。
來自內地的著名學者陳惠湘先生發表“互聯網環境下的親子教育和父母角色”主題演講,從放養兒子、而兒子在這樣的自由環境中養成有緊有松的學習習慣最終學有所成的故事中總結出自己的觀點: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父母沒有辦法、也不應該為孩子設計太多的“未來”,父母的責任在于充滿愛的去發現、發揮孩子的優點。
麥紫均博士是本屆論壇嘉賓中的惟一女性。她多年來潛心研究依戀關系理論與人類發展命題,提出從小讓孩子有愛與自由的體驗,建立安全依戀模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包括愛的能力,這是送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來自香港嶺南大學的許子東教授的主題演講從女兒6歲時跟著他從美國回到香港選擇學校開場,生動提出他的問題:究竟應該讓孩子快樂?還是讓孩子優秀?而他的結論就是孩子的快樂有時候建立在成功基礎上。父母不要用自己的觀念去改變孩子的生活,雙方應該在有愛的基礎上互相理解,這是最成功的親子關系。
超強的陣容、精彩的語言交鋒、激烈的觀點沖擊,喚起人們對親子文化的更多關注與思考,讓我們從根源的親子關系脈絡中重新尋找到那一份最原始、最真摯、最樸實、最有生命力的愛,這正是社會和諧、家庭幸福、人類發展需要的,正是我們擺脫親子文化迷失的鑰匙。由此,論壇構建出具現實指導意義的新型親子關系價值觀體系,形成了豐碩理論成果,代表了第一輪五屆論壇的完美謝幕。
劉墉劉軒父子20年后再聚首,傳統作家老爸與前衛思想兒子碰撞火花
論壇主持人劉軒的青春勃發與機敏睿智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與劉墉的父子同臺更是成為本屆論壇一大亮點。
這是父子倆跨越20年后在舞臺上的再次聚首。此時的劉軒已成為臺灣新銳時尚的代表,并且已是孩子的父親。身兼父親與兒子雙重身份的劉軒與劉墉現場真情碰撞,共同回憶一家人14次共游迪斯尼樂園,劉墉用心良苦給劉軒布置各種任務,比如怎樣才能用最短的時間玩更多的項目,通過這種“寓教于樂”、“寓愛于教”的方法培養劉軒與眾不同的思維方法,令他終生受益;劉軒也談起自己帶3歲女兒去迪斯尼玩、希望為女兒拍照但女兒卻始終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肯配合,讓劉軒意識到成人從自己的需求角度為孩子做出選擇是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也讓我們從中看到不同時代與教育背景下父子兩代人不同的教育方式。
臺灣綜藝天王徐乃麟現場展現300分好爸爸形象
本屆論壇特別邀請在臺的綜藝大咖、同時也是3個孩子父親的徐乃麟亮相論壇,講述他的親子教育父母觀。
2012年第四屆兩岸四地親子文化論壇適逢內地奧運盛事,奧運冠軍、好父親田亮第一次于論壇面向社會袒露了他與女兒的相處之道。同是好父親的徐乃麟,首次參加親子主題論壇,聆聽了大師們對中西不同父母觀的討論后,他驕傲地稱自己是“偉大的父親”。工作繁忙的他,很自豪自已幾乎沒有缺席過孩子任何一個成長經歷,從小到大,孩子的事情他都事必躬親,給了孩子們一份完整的父愛。他的愛表現在陪孩子睡覺,接送孩子上下學,假日陪孩子們親子游等這些很日常、很普通的日常生活點滴中,正因此深深感染了全場,讓大家看到了綜藝天王充滿真性情的另一面,感受到海峽兩岸、天下父母對于孩子的那一份同樣無私的愛。
“幸好我有來!”
這是現場一位媽媽接受訪問說出的第一句話!
參加論壇的現場觀眾大多都是來自親子家庭的媽媽們。吸引她們來到現場的,也許是劉墉,也許是徐乃麟,但最重要的,是她們帶著育兒問題期待著與大師們的零距離交流。她們幾乎都自備了筆紙或者錄音設備,認真記下大師們的觀點和回答問題的答案。通過現場嘉賓討論、劉墉父子傳統與現代交融親子關系的生動演繹、徐乃麟對于家的那份責任與眷戀,也讓現場觀眾深受感動。
適逢論壇舉辦,作為歷屆論壇的承辦機構,北廣傳媒優優寶貝電視頻道熱播節目《謝宏真道理》整理出版的同名圖書也在論壇上舉行了再版新書首發儀式。頻道總裁徐東先生在儀式上表達了對圖書再版的祝賀。同時宣布,論壇不會止步于臺灣,將走向國際,博思廣鑒,推動世界范圍親子文化的建設、互動與融合。該書作者謝宏先生作為貝因美創始人、首席育嬰專家和中國兒童慈善家,一直以來領導貝因美以愛的企業精神、用企業的力量關愛寶寶的健康成長,并給予了論壇持續和最大的支持。該書2011年第一次出版,2年銷量已突破6萬。此次應廣大觀眾和媽媽們的要求、經過內容和知識的更加豐富后再版上市。
五屆兩岸四地親子文化論壇持續近4個小時,兩岸四地文化學者魅力演講,火力全開的PK橋段,對現場觀眾提出的問題深入淺出地輕松對答;觀眾們抓住機會與大師們對話。兩岸眾多媒體對論壇給予了高度關注和認可,到場直接參與,共同熱議時弊:內地全國性門戶專業母嬰網站新浪網、鳳凰網和臺灣最大小朋友入口網站小蕃薯都在網站上開辟專區對本次論壇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報導,傳遞論壇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