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 蔣濤)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等機構17日發布的政治參與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中國城鎮居民的社區建設和居民自治參與客觀狀況總體處于中等水平,農村居民的村民自治和農村社區建設參與客觀狀況總體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該藍皮書主要基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與數據信息中心于2013年完成的、全國性的“城鎮社區建設與居民自治問卷調查”和“農村社區建設與村民自治問卷調查”。
藍皮書顯示,總體看來,中國城鎮居民的政治參與情況略好于農村居民的政治參與情況。根據調查結果,城鎮居民的社區建設和居民自治參與客觀狀況的總體得分為5.14分(以10分為基準),處于中等水平。農村居民的村民自治和農村社區建設參與客觀狀況的總體得分為4.32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在主觀參與方面,藍皮書顯示,城鎮居民以及農村村民的“自治參與意愿”和“自治參與效能”狀況均處于較高水平。
藍皮書稱,在權利保障方面,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都認為經濟權利和法律權利的保障水平,高于文化權利、社會權利和政治權利。
藍皮書指出,在自治組織、基層黨組織工作等評價方面,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均對社區以及村級黨組織的工作給予了較高評價,城鎮居民的滿意度水平總體高于農村居民。
藍皮書顯示,是否務農顯著影響村民政治參與。在村民自治和農村社區建設中,因性別、民族、年齡、學歷、政治面貌、村內任職、主要從事工作(務農與非務農)的不同,產生的群體性差異較為顯著;因收入不同和是否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則未產生顯著的群體性差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