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3月31日電 (呂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委員會3月31日舉辦“推進育兒友好型社會建設”專題協商會議。會上,委員、專家圍繞優化生育政策、支持普惠托育建設、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加強育兒婦女就業保障、關注育兒婦女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出建議,推進育兒友好型社會建設。
“生育政策逐步轉向‘全面三孩’,但育齡人群不想要、不敢要、不能要等問題突出,做好生育政策銜接至關重要。”山東省政協常委、省創新管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錄寶建議,山東應完善醫療保險政策,降低“三孩”家庭醫療負擔;完善產假政策,加強執法檢查和監管,確保產假政策真正得到落實;完善就業政策,政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帶頭取消就業隱形限制;完善養老托育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推動家政服務業規范高質量發展。
“保護和激發生育意愿,就是積極生育政策的切入點,就是提高生育率的基礎支撐。”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田楊建議,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和住房補貼、保障女性平等就業權、完善男性陪產假和育兒假制度、完善女性生育假和生育保險制度、提高生殖健康和婦幼保健等公共服務水平。
“做到女性友好,才能實現育兒友好。”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女子學院音樂學院院長宋小霞說,山東應落實男性育兒假和陪產假制度,倡導夫妻雙方共擔育兒責任,減輕女性負擔;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切實保護女性在休假、育兒、返回職場或再就業各個階段的權益,消減女性職場發展劣勢和受迫性職場中斷;提倡有條件的企業根據女性照料子女的需求,開展彈性工作、居家辦公等女性友好型項目;不斷完善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等。
“山東把育兒友好型社會建設擺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將頂層設計、實踐需要等一體謀劃,在落實優化生育政策、改善配套措施、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山東省副省長孫繼業表示,該省將多措并舉充分激發生育潛能,聚焦育兒友好型社會建設目標,加快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環境,持續激發育齡人群生育意愿。
山東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表示,要充分認識推進育兒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性,這是破解山東人口問題現狀的客觀要求,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容。要加強友好型社會建設的系統設計,堅持生育、養育、教育統籌謀劃,提高鼓勵生育“一攬子”政策的含金量和落實力度,完善生育、養育的政策體系,優化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提高保障待遇,研究制定合理的陪產假等。“廣大政協委員也要把推進育兒友好型社會建設作為履職重點,多提意見,多聚共識,多做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