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以更大力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眼下,各地在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不斷深入,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產業促進鄉村發展。這段時間,福建古田的銀耳陸續進入采收期。今年,當地把零散的小菇棚改造成標準化菇棚,并在棚頂加裝太陽能板。通過集中管理,既提高了銀耳的產量和品質,又增加了村民收益,一舉多得。
科技為鄉村產業助力。河南濮陽縣的現代化溫室大棚,集育苗、種植、生產、打包等為一體,每天有1萬多斤的番茄運往全國各地,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掙錢。四川糧油主產區達州的撂荒土地經過科學整治,因地施種,平壩種水稻、坡地種玉米大豆、陡坡種香椿。同時,當地還建起現代農業園區,推動種養循環,全鏈延伸。
鄉村建設也在扎實推進。最近在湖南長沙春華山村,村里正集中進行垃圾清運和池塘清理。為了讓村里更加美麗宜居,春華山村劃成了36個網格,由黨員分片包戶,承擔衛生管理等職責。同時,像垃圾分類、道路完善、文化墻設置等工作也在村里展開。
鄉村治理見實效。遼寧盤錦發揮285個村黨群服務中心作用,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湖北宜都建起家庭文明誠信檔案,推出誠信積分制。江西大余建立“時間銀行”,把村民做志愿服務的時間存儲起來,可以兌換生活物品。重慶還將志愿服務的積分作為評選“五好家庭”“最美庭院”的依據之一,逐步形成文明鄉風、淳樸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