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浙江溫州兩地通報3例感染者:疫情輸入風險仍然較大
中新網溫州4月7日電(記者 范宇斌)“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復雜,溫州疫情輸入風險仍然較大。”7日,浙江省溫州市疫情防控辦副主任、溫州市衛健委副主任朱國曉在溫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朱國曉在會上通報,4月6日-7日,平陽縣、鹿城區在對市外返溫重點人員例行篩查中分別發現2例和1例新冠肺炎初篩陽性人員。接報后,溫州市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市縣聯動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相關人員排查、采樣檢測和防控管理,落實相關場所及環境消毒等防疫措施。
經專家組會診,結合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平陽縣2例陽性人員診斷為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基因分型為奧密克戎變異毒株,2名人員均第一時間閉環轉運至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隔離治療,目前病情穩定。鹿城區陽性人員全閉環管控,診斷結果及病毒基因分型結果待出。
截至4月7日15時,溫州全市已排查到密接82人,次密接423人,人員均已落實管控,目前核酸檢測出結果均為陰性。
據通報,3月3日至4月7日12時,溫州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7例(普通型1例,輕型6例),其中鹿城1例,瑞安1例,蒼南4例,樂清1例;累計報告本土無癥狀感染者9例,其中鹿城3例,龍灣1例,蒼南1例,樂清1例,龍港1例,平陽2例。
“全球新增確診病例連續第三周反彈,中國新增本土感染者數量仍處于高位,波及地市范圍持續增大,疫情多點散發并局部聚集性暴發,疫情仍在持續發展階段。”朱國曉表示,從傳播特征看,這一波疫情主要涉及奧密克戎變異株(BA.2進化分支),傳染性強、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無癥狀感染者比例高,跨省際和入境物品關聯的隱匿性傳播特征明顯。
溫州是人員流動較大的重要城市,朱國曉表示,從3月3日開始,溫州市近1月以來,截至4月7日12時已發生新冠疫情10起,涉及鹿城、龍灣、瑞安、蒼南、樂清、龍港及平陽等7地,其中有6起在對市外中高風險地區等來溫返溫重點人員集中隔離(居家觀察)主動排查發現,有2起為在高鐵站、高速路口等“愿檢盡檢”采樣點檢測發現,另有2起為國外快遞關聯疫情,表明當前溫州市正面臨巨大的“輸入”風險。
朱國曉表示,溫州將持續從嚴從緊從實從細抓好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將進一步強化早發現、早處置,進一步加強外來人員管控,進一步落實人物同防措施,進一步做好社會面防控,進一步堅持良好衛生習慣。
“外防輸入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對疫情重點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做好勸導工作,要求非必要不來溫返溫;對其他地區來溫返溫人員要求主動申報、加強健康監測,嚴格落實健康管理措施。”朱國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