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7日電 (馬帥莎 李京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17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制進展順利。問天實驗艙已完成了整艙的集成總裝、測試和大型試驗工作,整裝待發;夢天實驗艙已完成了相應的集成總裝和試驗工作,正在開展地面測試。
當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楊宏在會上介紹稱,問天實驗艙配置了與核心艙一樣的航天員生活設施,包括3個睡眠區、1個衛生區和廚房等設施,可以與核心艙一起支持兩艘載人飛船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的生活;配置了一個小型機械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核心艙的大機械臂組合使用,共同完成航天員出艙、艙外設施照料、巡檢等任務;還配置了航天員出艙氣閘艙,空間站建成后,氣閘艙將作為航天員主用的出艙活動氣閘艙,核心艙的節點艙用于其他功能,只作為備份。
他表示,問天實驗艙還具備核心艙對于組合體管理控制功能的備份艙段。“也就是說,當核心艙平臺的功能出現故障,可以切換至問天實驗艙行使組合體控制和管理功能,可以整體上提高空間站的可靠性。”
楊宏說,夢天實驗艙配置了一個貨物氣閘艙和一個艙外展開試驗平臺。今后需要在艙外安裝的科學試驗設備,可以通過貨運飛船運送到空間站,再通過貨物氣閘艙把載荷送到艙外,由機械臂或者航天員把它安裝到艙外的平臺上,這樣可以實現艙外試驗項目不斷更新。
楊宏表示,目前,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制進展順利。問天實驗艙已在天津完成了整艙的集成總裝、測試和大型試驗工作,整裝待發;夢天實驗艙目前已在天津完成了相應的集成總裝和試驗工作,正在開展地面測試,后續還將完成整艙熱試驗、回歸測試等試驗工作,正按計劃推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鐘紅恩指出,核心艙在軌運行將近1年,空間應用系統全新研制的有效載荷在軌工作穩定、狀態良好,與相關系統的接口協調、匹配,下行了大量科學實驗數據和樣品,取得了豐碩成果。接下來,空間應用系統將在核心艙任務中,深入開展無容器材料科學實驗和高微重力科學實驗,兩個實驗艙的有效載荷將陸續完成正樣出廠、發射場測發和在軌測試,按計劃完成建造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