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福建明溪:山鄉生態美,“觀鳥”促振興
中新網三明4月20日電 題:福建明溪:山鄉生態美,“觀鳥”促振興
作者 雷朝良
每天清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紫云村的老楊都會到離家不遠的山林里喚鳥,只要朝著山谷“咕、咕、咕”呼喚幾下,白鷴們便會如約而至。
10年來,老楊與山谷的白鷴結下了深厚“友誼”,而這段“友誼”也得到了各地趕來的觀鳥攝影師的見證。在這里,白鷴家族也從開始的兩三只,到如今已“兒孫滿堂”,成就了“人鳥情緣”的一段佳話。
老楊與白鷴。 江月蘭 攝距縣城61公里的紫云村,是一個革命老區基點村。全村總面積為8萬畝,其中森林面積7.6萬畝,境內有均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良好,素有“綠海云都”的美譽。而明溪縣森林覆蓋率達81.96%,地處國內全球三大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至澳大利西亞通道上,已發現野生鳥類300多種,占福建全省鳥類的60%。
近年來,明溪縣因地制宜,發揮綠色優勢,做實綠色文章,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積極打造“生態觀鳥+森林康養”產業,取得顯著成效。在近日三明市踐行“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理念十佳典型案例的發布會上,明溪紫云“生態觀鳥+森林康養”獲得提名。
在均峰寺內,觀鳥愛好者期待著與鳥兒們的“邂逅”。 詹鐵笛 攝生態觀鳥產業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老楊所在的紫云村,位于夏陽鄉東南部,海拔800多米。自2016年深山喚鳥人的故事被媒體報道以來,這個小山村吸引30多個國家的生態觀鳥攝影愛好者慕名前來觀鳥、拍鳥,越來越熱鬧。
老楊一家瞅準機遇,整修自家小院,開起村里第一家觀鳥主題民宿“云海人家”。良好的效益帶動了其他鄉鄰一起參與,共同創收。
當地政府順勢而為,將紫云村納入明溪縣全域森林康養產業規劃布局,指導成立“紫云·鳥生態”創業團隊,創辦明溪縣“云海人家”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實行“公司+高校+農戶”合作運營模式,打造以生態觀鳥旅游、鄉村研學體驗、特色生態農業三大產業為支撐的“紫云鳥生態”品牌。
楊家的民宿——云海人家。 楊水清 攝目前,紫云村已培育18個觀鳥點,建成觀鳥主題文化民宿4家,培訓“村滴”司機11名,帶動77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年人均收入增加了3.5萬元(人民幣,下同)。生態觀鳥產業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新引擎。
來自福州的陳林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資深會員,也是一名觀鳥攝影大咖,對紫云的生態觀鳥產業非常熟悉。他說,紫云有著非常豐富的鳥類資源,當地村民也有良好的護鳥意識,堅持“野生”觀鳥;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摸索,生態觀鳥產業和相關理念已走在福建前列,發展前景可期。
明溪縣是福建知名的“海西新僑鄉”,老楊的孫子楊水清說,隨著家鄉觀鳥產業的興旺發展,許多海外游子也積極推薦明溪觀鳥產業,吸引國外觀鳥愛好者前來。
紫云村吸引許多國外觀鳥愛好者慕名前來。 楊水清 攝“觀鳥+”助力高質量發展
老楊的觀鳥致富路,得益于當地政府對鳥類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不斷優化。近年來,明溪縣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其中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明溪示范段首期竣工,鳥類監測管理指揮平臺建成投用,鳴溪省級濕地公園、國際候鳥遷徙通道保護與修復等項目扎實推進,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獲福建正向激勵。
同時,當地還通過推出“護鳥令”,舉辦鳥類保護志愿者培訓班等,在社會上形成愛鳥、護鳥良好氛圍。
為加快推進生態觀鳥產業快速發展,當地政府根據區域鳥類資源分布區劃,建設觀鳥基地和精品觀鳥旅游路線,構建明溪觀鳥走廊和鳥類攝影創作基地框架。在積極引導村民參與觀鳥產業建設、發展觀鳥旅游業的同時,當地也引入森林康養元素,推動“生態觀鳥+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重點打造集生態觀鳥、中藥醫養、森林體驗、自然教育等為一體的康養基地,培育12個以生態觀鳥為主的森林康養基地。
據官方統計,近年明溪縣森林康養基地實現營業額約1.3億元。生態觀鳥帶動了1000多人以各種形式參與產業發展,每年吸引近3萬名游客來觀鳥拍鳥,開展綠色營、自然營、親子營等活動,進一步實現“生態富民”。
明溪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計劃將觀鳥旅游融入到全域旅游,在為鳥類營造良好棲息環境的基礎上,借助豐富的鳥類資源和觀鳥基地品牌,與當地生態、人文、紅色文化、閩學文化等其他旅游資源有效融合,拓展觀鳥旅游市場;與高校及相關行業協會建立長期合作機制,規范管理,舉辦觀鳥文化論壇、觀鳥賽事等活動,打造“觀鳥+”旅游模式,進一步延伸觀鳥產業鏈,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換,致力于實現“因鳥致富”,助力明溪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