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0日電 20日,國新辦就2022年一季度農業(yè)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農業(yè)農村部種植業(yè)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會上表示,目前,國家糧食庫存比較充裕,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我們有能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端穩(wěn)、穩(wěn)牢,端在自己手中。
會上有記者提問:夏糧是今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受去年罕見秋汛影響,冬小麥苗情比較差,各個方面也都非常重視。目前夏糧小麥生產的形勢怎樣?
對此,潘文博表示,目前,大部分冬小麥已經進入了孕穗抽穗期,西南早一點,已經開始灌漿,“六一”前后就開始大面積開鐮收割。從農情調度和各地反映的情況看,夏糧小麥的苗情轉化好于預期,奪取豐收還是有基礎的。這主要基于兩點判斷:一點判斷就是,播種面積基本穩(wěn)定,去年秋冬種經過多方努力,想盡了各種辦法,冬小麥基本都種下去了,包括沒有出苗的“土里捂”的,面積基本穩(wěn)定在3.36億畝。加之春小麥、薯類、豆類等其他的夏收糧食作物面積有所增加,預計今年夏糧的面積是穩(wěn)中略增的。這奠定了豐收的面積基礎。
另一個判斷就是,苗情轉化升級比預想的要好得多,面對小麥生產的特殊困難和特殊問題,從上到下非常努力。比如,中央財政緊急安排了50億元資金用于小麥的促弱轉壯,這是多年沒有的,而且全國兩會以后又安排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200億元。農業(yè)農村部及早制定了抗災奪豐收的工作預案和技術指南,派出了100多名機關干部和200名技術人員組成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包省包片下沉一線,指導晚播麥的田間管理,主產省也多措并舉支持小麥的促弱轉壯。今年冬麥區(qū)大部巧遇暖冬,加之冬前和今春又下了幾場透雨,土壤墑情好,利于小麥的苗情轉化升級和生長發(fā)育。據農情調度,目前冬小麥一二苗比例87.9%,比越冬前提高了17.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少3.7個百分點,與常年長勢基本相當。這就奠定了豐收的苗情基礎。
潘文博指出,當前是小麥條銹病、赤霉病防控的關鍵時期,農業(yè)農村部將加強病蟲害的監(jiān)測預警,組織各地落實好小麥條銹病“帶藥偵察、發(fā)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防控策略,落實好赤霉病“見花就打、盛花再打”的防范要求,特別是疫情封控地區(qū),無法下地防病治蟲的,要依托當地的植保專業(yè)服務組織開展統(tǒng)防統(tǒng)治、應急防治,決不能讓疫情延誤防控時機、造成病蟲害暴發(fā)蔓延。同時,農業(yè)農村部將指導各地抓好中后期麥田管理,特別是落實好小麥“一噴三防”的技術措施,攻粒數、增粒重、提單產。還要及時做好跨區(qū)機收的準備,6月1號前后小麥就開始收獲了,要及早檢修調修好機具,組織培訓好機手,確保顆粒歸倉。
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糧食夠不夠的問題,潘文博表示,“我們國家糧食是連續(xù)多年豐收,去年糧食總產量創(chuàng)了歷史最高,達到了13657億斤,我們國家人均糧食占有量是483公斤。稻谷、小麥兩大口糧的產量是6996億斤,人均占有量248公斤。而我們人均口糧消費量多少呢?不到200公斤,這200公斤是原糧,不是成品糧。人均占有量248公斤,人均口糧消費量200公斤。可以看出,保障口糧安全是有把握的,這個底氣我們還是有的,這個基本面大家心里要有數。”
潘文博還表示,目前,國家糧食庫存比較充裕,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我們有能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端穩(wěn)、穩(wěn)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