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信心、同心、決心——國際人士熱議習近平博鰲主旨演講
中新社博鰲4月21日電 (記者 吳旭)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21日上午在海南博鰲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題為《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的主旨演講。國際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聚焦國際抗疫合作、亞洲地區發展、全球安全局勢等多方面議題。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這反映出中國對經濟發展的信心,與國際社會攜手抗疫的同心,以及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全球安全的決心。
“我認為講話主要強調了四方面內容。”巴西總統前首席經濟顧問亞歷山德羅·哥倫別斯基·特謝拉表示,講話在共同應對疫情的重要性、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的必要性、亞洲地區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及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發展的協同性方面都做出明確闡述。
“習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是明確的、可以理解的,因為他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特謝拉說,一枚硬幣有兩面,如果我們要討論全球發展,就需要討論安全問題。
特謝拉認為,講話表達了對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發展的立場,指出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韌性,關注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并相信多邊體系能夠解決問題。“這些對于國際社會來說都是非常積極的因素。”
阿聯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指出,在過去20年里,成功舉辦博鰲亞洲論壇已成為中國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也證明了亞洲經濟增長在全球社會轉型中的重要作用。
“今天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到,沖出迷霧走向光明,最強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濟。這與阿聯酋珍視的開放、包容、合作的核心價值觀相契合。”扎希里說,阿聯酋今年3月開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將在擔任安理會成員期間繼續推動這些核心原則。
扎希里認為,習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為促進國際安全、加強雙邊合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行性路徑。“世界各國應繼續致力于實現共同、合作和可持續安全的共同愿景。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這項建議是至關重要和及時的。”
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美國政治經濟學家龍安志表示,習主席講話中的觀點符合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制定的目標。氣候變化、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需要被關注,此外,中國減少貧困和縮小貧富差距的努力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習主席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看法提醒我們,一個國家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影響另一個國家的人民、經濟和環境。”
阿斯利康公司董事長雷夫·約翰森指出,作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少數幾個能夠在疫情中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將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信心。中國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這讓包括阿斯利康在內的跨國企業更加堅定了扎根中國、與中國展開合作的決心。
“在需要全人類并肩作戰、及時反應的最關鍵時刻,中國始終扮演著一個強大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在保障疫苗可及性、疫苗公平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約翰森進一步強調,攜手中國的合作伙伴、致力于確保新冠疫苗和預防藥物的公平獲取是阿斯利康努力的方向,也與中國政府對全球抗疫作出的承諾高度一致。
沙特阿拉伯石油化工巨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尤素福·阿爾拜延表示:“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應對氣候變化,是創造長期價值并造福全世界的最佳方式。”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得益于中國的發展規劃,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正積極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合作。
“我相信,正是協作精神,幫助我們度過新冠疫情最艱難的時刻;也正是協作精神,將最終帶領我們實現一個團結、包容和繁榮的世界。”阿爾拜延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