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4月26日電(祁增蓓)2022年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記者26日從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青海省各級法院2021年度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82件,審結334件,同比分別上升67.9%和68.6%,增幅明顯。
據介紹,新收的418件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兩類案件約占侵權案件的85.5%,是最為常見的知識產權民事糾紛,而計算機軟件開發合同糾紛、技術服務合同糾紛、特許經營合同糾紛、企業名稱使用合同、確認不侵害商標權糾紛等在青海省不常見的新類型案件也不斷出現,并呈逐年增多態勢。
此外,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刑事案件以及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知名品牌案件也呈現出持續增長形勢。
強化最嚴格保護理念、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充分發揮刑罰威懾作用……2021年,青海省各級法院持續推進最嚴格保護工作,始終保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高壓態勢,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知識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嚴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
同時,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推動建立健全全社會共治模式,與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會簽《青海省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聯手懲治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失信主體并制定具體懲戒措施;與青海省知識產權局簽訂《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執法銜接合作交流框架協議》,為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法、發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作用提供平臺和依據。
“我們還啟用了青海省打擊侵權假冒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能夠及時、準確、全面錄入信息平臺所需案件信息,完善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確保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落到實處。”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說。
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根據青海省知識產權審判現狀,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司法改革,與各部門加強協作機制,建立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兩條途徑優勢互補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強化保護,推動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合力。尤其,會加大侵權懲治力度,提高侵權成本,發揮其阻嚇侵權、充分補償、激勵創新的制度效能,提升懲罰性賠償的可預見性,讓侵權人付出沉重代價。(完)